欢迎您的到来!中国天气网首页

气象服务产品

图解高温

事件概述

    7月23日至8月19日,江南大部、重庆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部分地区37~39℃,部分超40℃。

视频更多

皖苏浙等地局地极易中暑
目前,大范围高温仍在持续,皖苏浙等地局地极易中暑,需加强防护。

  • 全国
  • 省会
高温排行

连续高温日数统计(8月19日更新)
城市 最新连续高温日数 起止时间
长沙 48天 6月30日-8月16日
重庆 6天 8月13日-8月18日
上海 15天 8月3日-8月17日
合肥 14天 8月5日-8月18日
郑州 5天 8月13日-8月17日
南京 14天 8月5日-8月18日
杭州 15天 8月4日-8月18日
武汉 14天 8月5日-8月18日

各省市直击报道更多

湖南部分地区旱情严重

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湖南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农田减产绝收,生活用水困难。

调查问卷

夏季高温天气气象服务专项调查

1、持续高温天气之下,您最希望获得哪种气象服务信息?
          
2、您是否及时获取了高温天气的气象预警信息?
          
3、您认为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报准确吗?
          
4、您对气象部门针对高温天气的气象服务的总体评价是:
          

Flash

  • 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index/dtpsc/2013/04/11/F0F40AD102CC68617DF662FA738E463A.swf
    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index/dtpsc/2013/04/11/23C8E71A6A1170C23F94A4A813365040.swf
    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index/dtpsc/2013/04/11/4F338A71405E415967F43F8927EC5A31.swf

高温类型

干热型高温

气温很高、太阳辐射强而且空气湿度小的高温天气,被称为干热型高温。在夏季,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经常出现。【详情

闷热型高温

夏季水汽丰富,空气湿度大,在相对气温并不十分高时,人们仍感觉闷热,此类天气被称之为闷热型高温。我国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经常出现。【详情

预警信号

蓝色预警信号

未来48小时4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持续出现35℃及以上,且有成片达37℃及以上高温天气。【详情

黄色预警信号

过去48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持续出现最高气温达37℃及以上,预计未来48小时上述地区仍将持续出现37℃及以上高温天气。【详情

橙色预警信号

过去48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持续出现最高气温达37℃及以上,且有成片达40℃及以上高温天气。【详情

高温对健康的危害及防御

引发中暑及心血管疾病

人体在过高温度下,体温调节机制会发生障碍,而使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严重时,高温天气还可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并导致死亡。【详情

热伤风及皮肤过敏等病

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闷热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出现热伤风、腹泻和皮肤过敏等病。【详情

补充水分把握量少次多

炎热天气下人体会大量出汗,极易发生中暑或虚脱现象。因此,要注意多饮水以补充身体水分,但补充水分把握量少次多的原则。【详情

健康合理的膳食

夏季,人们除把电扇、空调作为纳凉消暑的工具外,还可以用健康合理的膳食来消暑,比如喝茶、各类清淡的粥制品、新鲜水果汁等。【详情

1990~2000年我国重大高温热浪事件

1994年夏季罕见炎热天气

1994年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1949年以来罕见的炎热天气。7月16日,就连中国最北端的“北极村”漠河最高气温也创下38℃的记录。【详情

1997年夏季北方地区高温酷暑

1997年夏季,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大部地区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天气。华北平原高温持续时间之长为1949年以来所罕见。【详情

1999年夏季华北高温酷热

1999年夏,华北地区高空持续受大陆暖高压控制,出现了异常的持续高温酷热天气。给人们生活及社会各方面带来诸多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详情

2000年夏季全国大部高温酷热

2000年6-8月,我国105°E以东大部地区及甘肃中部和西部、新疆大部等地先后出现日最高气温>=35℃高温天气。酷热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详情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
中国天气通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