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的到来!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天气预报 北京 上海 广州 福州 重庆 西安 南宁 深圳
中国天气网 > 专题 > 气象科普专题

外媒:“日本冲击波”如何殃及世界经济

【字体:   2011-03-28 11:31:17   来源: 中国天气网

外媒:“日本冲击波”如何殃及世界经济

2011年本来将是全球经济振兴之年。大多数经济专家希望,继亚洲之后美国经济最终也将再次企稳。他们甚至还预测,欧元区的危机国家也将出现经济复苏。

或通过多渠道扩散

但不顺心的事情接踵而来。先是中东动乱推高了油价,接下来欧元区的债务危机死灰复燃。似乎这还不够,本月初欧洲央行宣布不久将加息,令市场大为恐慌。现在,日本战后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还引发了福岛核电站反应堆爆炸。

银行和研究机构的预言家们仍然坚持他们对经济增长的预测,他们坚信日本经济在经历严重下滑后还会很陕好转,世界经济也会避免严重的损失。

但是福岛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的几率越大,专家们认为“一切将重新变好”的观点就越显得幼稚。严重核泄漏事故将威胁至Ⅱ环绕首都东京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如果该国广大地区被污染,数百万人遭受长期健康损害,电力供应中断好几个月,人口密集区必须全部搬迁,那将会怎样?无法想像盘根错节的世界经济不会遭受池鱼之殃。

来自远东的冲击波可能会通过多种渠道扩散。

全球贸易将尝“苦果”

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经济产值占全球经济产值的比例约为 9%。日本发生的灾难将给全球贸易流带来负面影响。专家们担心,日本约 10%的发电能力在数月内无法恢复。后果将是限电和工厂停产。因为今天的供应链和生产链遍布全球,所以其他国家的企业也将尝到后果。

例如芯片行业。日本高科技企业属于世界上最重要的控制和存储芯片生产商及供应商。它们的产值达到3000亿美元,占全球行业的 20%。因为地震后很多高科技企业都停产了,所以现在专家们担心全球供应将变得紧张,价格将会上涨。

尤其亚太地区将会遭殃。因为它们和日本经济紧密融合。例如,据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经济学家计算,韩国同日本的进出口贸易占韩国经济总量的8%。对中国和澳大利亚来说,这个比例也分别超过4%。

相反,德国和美国同日本经济融合相对较弱。这两个国家的对日外贸占本国经济总量的比例分别仅为1% 左右。尽管如此,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德国分行首席经济学家安德列亚斯·雷斯警告说,“德国企业可能因为第三市场效应受到负面冲击”。背景是:例如,如果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变慢,那也将影响到德国企业。因为中国(包括香港)是德国出口商的第三大销售市场,那里的销售额占德国出口商销售总额的6.6%。

金融市场可能动荡

鉴于无法确定损失的规模及其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后果,上周全球股市都在下跌。10大交易所总共有 4400亿欧元市值蒸发。原材料价格也下跌。如果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股市将进一步下跌世界经济安然无恙挺过这场灾难的希望也将降低。

此外经济学家们担忧,日本有可能收回大量的外国资本投资,以便用这些钱资助国内重建。根据日本财务省的数据,日本的国外投资大约共计2.9万亿美元。据美国财政部估计,其中近8860亿美元投资于美国国债。日本总共持有美国 20%的国债,是仅次于中国的美国第二大债主。日本人还是中南美洲的重要投资者,持有那里约合3800 亿美元的国债。

根据日本央行的数据,日本投资欧洲国债的资金约合8000亿美元。今年1月,日本人认购了超过 10亿欧元的欧元区救援计划债券。这些债券由欧洲金融稳定机构发行,目的是为了给爱尔兰的救援贷款融资。日本的认购量相当于该机构发行的这批为期5年的债券总量的五分之一还多。

如果日本人收回资金,债市将下跌,国债利息将快速上涨。欧元区国家的债务危机将恶化。

心理效应不容忽视

来自日本的恐怖消息以及全球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就像粉霉病一样影响着居民的购买热情和企业的投资意愿。因此,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尔格·克雷默早就警告“企业家和投资者有可能出现观望情绪”。如果企业把投资计划扔进抽屉,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就将卡壳。尤其以出口生产资料为专长的德国企业将会面临订单快速减少的局面。

如果发生恶性核泄漏事故,不排除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0% 的可能性。那样的话,可以计算出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减少约1%,减少到3.5%。不过,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经济离衰退也还很远。

为了避免经济崩溃,日本央行本月中旬往金融系统注资数千亿美元。如果对世界经济造成的连带损失开始显现,中国央行和欧洲央行也将毫不犹豫地踩油门。那样的话,投资者至少暂时不必害怕欧洲央行曾经宣布的改变利率决定了。

编辑:詹璐
收藏此页】 【打印

每日调查更多

您最关注最需要的气象服务

我有话说

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热线
拨打400-6000-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建议、合作与投诉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
手机查询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