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1935年“黑色星期天”--美国南部大平原之殇

1935年4月14日星期天,在经历了短暂的晴朗天气后,下午两三点钟,美国南部大平原出现一股沙尘“黑云”,急速翻滚而来。瞬时,天昏地暗,大平原上所有的汽车都熄火了,被风沙席卷的城市只能靠电力来照明,离家几米之远却找不到家。人们在黑暗中寻找藏身之处,深恐窒息而亡。此次风暴是1930年代间影响最大、级别最猛烈的一次风暴。因此,414也被称为黑色星期天。在“黑色星期天”之前之后,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发生了大大小小上千次沙尘暴,波及美国本土27个以上的州,成为一场巨大的生态灾难。

事件影响

水土流失制约日后农业发展

黑色风暴一路洗劫,将肥沃的土壤表层刮走,露出贫瘠的沙质土层,使受害之地的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严重制约了大平原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

引发最大生态移民潮

由于沙尘暴肆虐、降雨稀少,南部大平原几乎成了一片不毛之地。人们的生活无以为继,成千上万的农民默默地收拾起所有家当,带着他们的狗,开始迁徙。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态移民潮开始了。

成因分析更多

过度开垦

以黑钙土和褐土为主的南部大平原,表土含沙较多,并呈絮状结构,极易因拖拉机耕作、过度开垦而被破坏,从而变成为粉状物。

持续干旱

从1930年起,南部大平原持续10年干旱。在这样一个半干旱的土地上,一个延续了如此长时间的少雨干旱期是完全能够制造出一个荒漠来。

大风卷起滚滚沙尘

南部大平原常年受到山风、海风和极地强冷空气的影响。强风席卷着大平原上的滚滚沙尘,形成令人生畏的黑风暴。

治理“黑风暴”

美国政府多管齐下降服“黑风暴”

“黑色星期天”沙暴的尘土吹落到首都华盛顿后,议院们终于清醒过来,意识到改善大平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会当年就通过了“水土保持法”,政府开始竭尽所能地与沙尘暴展开斗争。首先,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雇佣青年男子,植树造林,开沟挖渠,营造了防风林带。1935年,联邦政府采纳了一个紧急“起垄”计划,利用起垄机创造出一种像灯芯绒一样的地面来缓解风蚀。同时,政府进一步推行“农场法案”,采取政府补偿的方式,鼓励人们弃耕。在政府和居民的努力下,经过几年的治理,大平原植被不断恢复,出现勃勃生机。到1939年,美国人在与沙尘暴的斗争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相关专题

甘肃5.5“黑风暴”

1993年5月5日,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沙尘暴席卷了新疆、甘肃、内蒙等省的局部地区,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工农业损失。这次事件被称为“5.5黑风暴”事件。

科普专题:沙尘天气

沙尘天气是指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的一种天气现象的统称。沙尘天气是怎样形成的?是否有百害而无一利?沙尘暴应如何治理和防御?

往期回顾

栏目制作团队:  监制:卫晓莉   顾问:李小泉   策划与制作:张慧媛   视觉效果:冀艺   技术:陈洋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