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0适应差距报告》,指出各国亟需适应气温上升和气候变化加剧带来的“新的气候现实”。
“极端”寒冷和全球升温曲线,为何两个看似相悖的名词会产生关联?
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
最新研究显示,到2050年,农业发展让全世界近90%的陆生脊椎动物物种都可能会失去部分栖息地。
“十四五”时期是否有新的治污科技手段?对此,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22日表示,要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科技是一个关键手段。
针对“中国如何平衡能源安全保障与清洁低碳转型”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今日予以了回应。
《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生态研究论文称,珊瑚与共生藻类的关系可以帮助白化珊瑚在持续温暖的水域中恢复过来。
我国古生物学家研究发现:4700万年前的青藏高原曾拥有亚热带森林植被。
“第十五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新技术设备博览会”和“2020(第十五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于2020年11月17日至18日在中国杭州同期召开。
未来,结合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京西林场将建成为集森林康养、森林体验、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目前,黑龙江省河湖进入封冻期,候鸟南迁进入最后一批种群——鹳类、鹤类南迁的高峰期,因为今年气温比往年高3℃左右,候鸟迁徙比往年晚半个月左右。
能源专家丹尼尔·科曼18日在浙江温州召开的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期间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负责任大国应该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与2018年监测成果相比,2019年云南省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1253平方公里,下降1.21%,水土流失总面积呈下降趋势。
黄河滩区变草原,这是河南省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的系列举措之一。
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
丹麦气象研究所18日发布新闻公报说,最新研究发现,如果气候变暖保持当前速率,格陵兰岛冰盖将持续融化。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0)》(以下简称《年报》),公布了2019年全国移动源环境管理情况。
盛夏时节,巴山蜀水间,江河渠堰纵横交错,各类水鸟翩翩起舞……大自然呈现出缤纷色彩。
俄罗斯森林保护部门11日说,经森林消防部门努力,西伯利亚地区森林火灾过火面积上周显著减少。
当地时间2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小镇维尔霍扬斯克出现38℃高温,打破北极圈内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