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

40张图唤起80后童年记忆
40张图唤起80后童年记忆
真正能直达我们内心的,永远是与成长经历重合的那些回忆。
冰箱,你不知的9个细节
冰箱,你不知的9个细节

冰箱不是保险箱!小编搜集了关于冰箱被忽视的9个细节,你中招了吗?

小蚊子的11个大秘密
小蚊子的11个大秘密

又到“群蚊乱舞”的时候了,关于小蚊子的11大秘密,一一为你解开。

中国天气网 > 专题 > 气候变化专题

气候变化对广东影响愈发频繁 未来旱涝可能性都增加

【字体:   2012-12-05 08:31:56   来源: 广州日报  

【提示】今年11月21日至24日,大型科学考察与气象科普活动——“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第五期在广东开展。中国天气网邀请数家媒体共同赴广东,考察气候变化对沿海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广州日报》记者叶卡斯是受邀参与考察的媒体记者之一。11月27日,叶卡斯发表如下相关报道。文字经中国天气网整合。

气候变化对广东影响愈发频繁

记者跟随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组织的“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走进广东”活动考察组,连日来走访广东备受气候影响的敏感区域。

记者了解到,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上世纪50年代~90年代,广东的红树林面积已经减少了64%以上,近年来,红树林更是越来越受到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红树林面积的进一步萎缩。

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杜尧东介绍,由于气候变化,灰霾、雷电、高温、咸潮等自然灾害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广东,像近日在秋季就出现“回南天”,而且从上周持续至今并且继续发展,以往在广东绝少发生。

我国“北旱南涝”格局悄然改变

一直以来,在人们印象中我国都是“北旱南涝”。然而,这一持续很久的气象格局,近年来随着夏季多雨带位置北移正悄然改变。专家提醒说,降水分布的转变固然对粮食生产和地下水保护有一定好处,但未来降水将可能越来越多地以强降水形式出现,给防汛带来新的压力。

尽管近年来我国北方发生过严重春旱,南方也同样出现过较严重的洪涝灾害,但长期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格局正在变化。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近年来华北地区年降水量明显增多,近10年中有8年比常年偏多。西北地区今年夏季降水也明显增多。

2003年后,华南年降水量阶段性减少,已经出现5个降水显著偏少年(2003年、2004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一般较常年同期偏少10%~20%。2003年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已经有8年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罗勇说,目前的观测数据表明夏季多雨带位置有北移的迹象。驱动我国夏季雨带位置移动的原因,有自然变化规律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从自然变化规律上看,夏季多雨带位置有一个显著的准20年振荡周期,按照这一规律,目前多雨带位置正倾向于移向北方。从人为因素来看,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可能造成副热带降水偏少、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多。

罗勇认为,从直接影响来说,“北旱南涝”降水格局的转变对北方粮食生产是有利的。如果华北地区降水增加,对当地地下水也有恢复作用。

近年来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旱情可能要数2009年~2010年西南地区的秋冬春三季连旱。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华北地区降水增多,也可能意味着西南地区发生干旱的可能性会降低。罗勇告诉记者,由于西南与华北处于同一条水汽输送带上,如果“北旱南涝”真的发生了转变,华北地区降水增加,西南地区的干旱状况也有望得到改变。

对于华南地区的气候变化状况,气候专家研究发现,近百年来,珠江流域的年降水日数呈现明显减少趋势,而降水强度则呈上升趋势,速率达到0.19毫米/天/10年。这表明,在年降水量变化不大的前提下,珠江流域出现短时强降水的频率增加了,“也就是说,旱和涝的可能性都在增加。”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杜尧东说。(记者叶卡斯)

编辑:窦莉新
收藏此页】 【打印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