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广西 > 广西首页 > 专家聊天气

广西迎今冬最寒节气 --“小寒”

【字体:   2013-01-05 10:27:30   来源: 中国天气网广西站

今日(2013年1月5日)是农历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title
1月4日大明山雾凇景观

当下,低温寒潮侵袭八桂,桂北雨雪交加,道路结冰。那么今年“小寒”节气期间广西气温是否较往年低,天气又将有何变化?针对种种疑惑,笔者采访了广西气象服务中心气象顾问黄总,听他来给您细细道来。

一、历年“小寒”节气气候概况

“小寒”虽然“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但从我区历年“小寒”节气的平均气温来看,它是24个节气中气温最低的一个节气,“小寒”一到,八桂天气渐渐进入一年中气温的最低谷。到了“大寒”,气温已从低谷中走出来,出现缓升状态。历年来,“小寒”节气的平均气温为:桂东北7-9℃,其中山区5-7℃,我区其余地区9-13℃。往年“小寒”节气的平均雨量比上个节气(冬至)增多,桂西5-25毫米,桂东25-45毫米。“小寒”期间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寒潮低温、霜冻、天气干燥时的森林火险等。

二、今年“小寒”节气(2013.1.5~2013.1.19)天气趋势

从目前大气环流演变情况来看,由于当前的大气环流仍继续维持低温阴雨的环流状态,所以本节气我区上空仍是冷暖空气交汇的主战场,低温阴雨天气比较多。节气的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平均值偏低,节气雨量大部地区偏多,桂北山区将下雪或有冻雨、冰冻天气。

title

三、“小寒”节气养生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句精辟的民谚道出了小寒进补是何等的重要。看看究竟如何合理进补吧!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所以,虽然小寒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虽然此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

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妇人子宫脱垂等体,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

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补阴针对阴虚体质

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补阳针对阳虚体质

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阴虚阳盛的体质更宜选用冬虫夏草、石斛、沙参、玉竹、芡实之类,配伍肉禽煲、炖汤水进补。民谚亦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

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四、“小寒”节气生活小贴士

1、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四九冰上走”,“小寒”正是三九和四九的前期,天气寒冷,要做好防寒保暖防冻工作,老年体弱者,注意预防心脑血管和呼吸道系统疾病的发生。

2、喜欢看雪景的朋友,可注意天气资讯,抓住下雪的时机,到桂北山区或大明山上观看雪景和雾凇,但需注意安全,做好防冻措施。

3、切实做好牲畜、鱼类、畏寒果树的防寒保暖工作。

4、往湖南、贵州方向出行的朋友,请注意那边道路交通情况,是否有道路结冰,以免耽误您的行程和出行安全。

 

 

 

 

编辑:唐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广西站”。
收藏此页】 【打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