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西湖”哈素海 ,中国天气网name=description>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内蒙古 > 首页 > 天气要闻

  “塞外西湖”哈素海

【字体:   2019-02-10 10:13:05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哈素海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西部,被称为“海”的哈素海实质上是湖泊,“海”是远离大海的本地人对湖泊的俗称,东距呼和浩特市区60公里,西距包头市80公里,水域面积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米左右,是土默特左旗集农田灌溉、水产养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水资源地。

  哈素海为土默川上的低洼地形成的湖泊。1960年10月,哈素海第一扬水站建成,哈素海湖泊积水开始被利用灌溉农田。由于大小黑河汇流改道,原流入大小黑河汇流进入黄河的大青山美岱沟、芦房沟、西白石头沟、万家沟的清、洪水都汇集于哈素海,为增加蓄水量,防止堤坝溃决成灾,当地政府在积水四周修筑了围堰,同时开挖了退洪渠,以防堤坝溃决成灾。1962年,当地政府又把哈素海西南的民生渠贯通到哈素海,引黄河水入哈素海,形成黄河水、天然降水、大青山沟水补给哈素海的情况,哈素海正式形成,年保证灌溉农田面积5万亩。1976年5月,哈素海第二扬水站建成,有效灌溉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哈素海管理机构在做好灌溉农田的同时,在哈素海放养鲤鱼、草鱼苗170万尾,改变了以前湖内鲫鱼产量占90%的情况,成为内蒙古渔业基地之一。1986年,哈素海管理机构在继续保持农田灌溉、渔业养殖的基础上,修通呼包公路通往哈素海的公路,在哈素海岸边修建凉亭、水榭、长廊,湖中购置画舫、快艇开始发展旅游业。

  咸丰六年在土默特右翼五甲四佐耕地和牧场上形成的积水湖泊,在民国时期的《绥远区域全图》上标注为“西海子”,而哈素村人则把它称为“后泊”,从它侵占哈素村近260顷耕地牧场和被称为“后泊”看,它当时的面积并不大。在1925年土默特旗关于哈素海枯干被外村侵占的土地案中,哈素海被记写为“阿素海子”。“阿素海子”的“阿素”是清朝时哈素村的另一种称呼,在《归绥道志》中,就把哈素村记为“阿素”,从上世纪初到70年代末,哈素村分别被官方记称为“哈素、阿素”,而哈素村周边广大地区的人们,口头上则把它称为“拉素”“阿素”。上世纪70年代末,“阿素”已成为周边一带蒙古族老人对“阿素”村独有的称呼。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阿素”的称呼逐渐消失,“拉素”成为今周边广大地区人们对哈素村的称呼。分析“拉素”的称呼,应是因哈素村周边广大地区汉族都使用晋北方言,把“阿素”的“阿”音发成了“拉”音而成。在哈素海进行旅游开发后,也正因为它被周边人们口头称为“拉素”,被官方记为“哈素”,被人们认为它的原称是“哈拉乌素”,其中“哈拉”为蒙古语“黑”,“乌素”为“水”,“哈拉乌素”译成汉语是“黑水”的意思。哈拉乌素的第一个音节和最后一个音节加上“海”,正好是“哈素海”。随着哈素海旅游业的发展,哈拉乌素还被人们误译为“青水湖”“玉湖”宣传。但实质上,哈素海是因为在哈素村耕地和牧场上形成,被人们称为哈素海。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由曾经的“阿苏特、阿素、哈素、拉素”村耕地和牧场演变而来的哈素海,从1960年稳定蓄水,1976年放养鱼苗,1986年发展旅游业以来,又在1990年放养河蟹。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湿地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现有蒙元文化主题大门,长达24华里的环湖公路,圣主广场、草原部落、呼和敖包、敕勒歌景区、温泉、戏水乐园、荷花钓岛、天鹅湖、野鸭湾等旅游景点。

  春天的哈素海,雪融冰化,是迁徙候鸟的“驿站”,有野鸭、灰鹤、天鹅、黑鹳、长脚鹬、红嘴鸥、白鹭、鹗、白头鹞、灰北隼等鸟类110多种,在湿地、湖面上捕食、追逐、嬉戏、飞翔,它们有的在这里补充营养停留休息,继续向北迁徒,有的则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哈素海现有草鱼、鲤鱼、武昌鱼、鲇鱼、青鱼、鲫鱼等十几个品种,春季的开河鱼也成为当地人一年一度的美味,哈素海这几年每年还在春季举办风筝节。

  夏秋季的哈素海碧波荡漾,湖内芦苇丛生,岸边凉亭水榭柳绿成荫,碧水青山相映成辉。居留繁衍生息的鸟类在芦苇丛中啼鸣,在湖面起舞,天空飞翔。人们可以开车沿环湖公路观赏湖光山色,在湖中乘坐快艇、画舫,体验水上乐趣,赏荷花、看野鸭、观飞鸟、泡温泉、走马草原、敖包相会,还可品尝哈素海鲜鱼、土默川农家饭、蒙古族特色饮食。看夕阳西下、旭日东升。秋季河蟹上市,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肥嫩鲜美,个个顶盖黄,让当地人不屑于阳澄湖大闸蟹。

  冬季的哈素海,芦苇金黄,茫茫白雪覆盖着湖面的冰层,苍凉而壮美。芦苇丛中的鸟鸣和不时飞出的越冬水鸟,给寒冬的哈素海带来活力。这几年,哈素海每年还在严冬时举办冰雪节,期间有冰雪艺术观赏、冰雪草原观光度假体验、亲子冰车、雪地卡丁车、雪地摩托、冰上碰碰车等活动,为冬季来哈素海观景的人们带来更多的感受和快乐。

编辑: 王媛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内蒙古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