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天气预报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重庆 西安 福州 杭州
中国天气网>广西 > 广西首页 > 生活健身 > 生活天气

夏季频上火别盲目降火 滋阴润燥多吃果蔬

【字体:   2014-06-20 09:32:08   来源: 大河网—大河健康报  

夏季频上火别盲目降火
图片来源网络

“上火了!”这是夏季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吃多了“热气”食物、通宵熬夜、酒喝多了……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容易导致身体“上火”。多数人上火了,只懂得一味喝凉茶、吃清热药,却很少关注自己上的究竟是什么火,到底该怎么预防。

火从哪里来?体质是根源

中医与西医不一样,很多概念没有对应实体脏器上的解剖学损伤,“火”也是这样一个概念。那火究竟从何而来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健科主任陈瑞芳表示,中医有一个“六气”的经典理论,分为风、寒、暑、湿、燥、火。身体阴阳平衡被打破,六气受损就会转化为“六淫”,出现“邪气”。而“六气皆从火化”,这些病邪都有可能以火的形式表现出来。

导致身体出现邪气的关键是体质,所以体质也是火的根源。例如同样吃燥热的东西,阴虚体质者容易上火,而其他体质的人却未必得病。阴虚者只有达到身体阴阳平衡,才不容易上火。

火还与季节有关。比如春季与肝相应,容易肝火旺,夏季心火旺常见。

比起降火,养阴更重要

许多人一上火,就会喝凉茶、吃清热药,一些容易上火的人甚至将喝凉茶、吃清热药作为“预防”上火的方式,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陈瑞芳说,人的身体具有一定的阴阳平衡调节能力,特别是年轻人,身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强。如果上火了,可以通过多喝水,喝淡盐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凉性食物,帮助身体降火排毒,让“邪有出路”。上火仍旧不退,再考虑用药。而身体虚弱者、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调节能力差,一旦上火,最好寻求药物帮忙。

“不建议所有人一上火就吃药,也不建议一直不吃药。体内的火烧得太久太旺,容易损伤阴液,会出现或加重阴虚。阴虚者又容易上火,形成恶性循环。很多阴虚体质一直未能改善者,与没能正确地降火有关。”陈瑞芳提醒,有时降火的方式不是一味清热,更要注重养阴。可以在上火的头一两天,适当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后期则注重用养阴的药物。容易上火的人群,没上火时不应当吃清热的食物做预防,而应注重滋阴,才能真正达到预防上火的目的。

怎样养阴?饮食以滋阴润燥的食物及水果为主。避免运动量过大。此外,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一些具有滋阴作用的中药,比如麦冬、玄参、生地、太子参等,此外,还可以用一些有养阴功效的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当归补血丸、大补阴丸等。

中医有“五种火”,对症降火才有效

在养阴的基础上,如何降火呢?陈瑞芳表示,上火时,要根据火所在的不同位置,实火还是虚火进行对症下药。我们通常说的上火,可以细分为五种,即肝火、心火、胃火、肺火和肾火,与五脏六腑相应。“火”还可以分为真火和假火。所谓真火,也是真热,通常因为阳气过盛、虚阳上亢引起的,容易出现咽干、口苦、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大便干、小便黄等典型的症状。假火是虚热的表现,常见五心(手心、脚心、心脏)烦热,口腔溃疡等表征。

●肝火春季多见,常表现为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胁肋胀痛、眼痛等,多为实火,虚火相对较少,可用夏枯草菊花茶降火。

●心火夏季多见,常表现为五心烦热、舌尖疼痛、心烦气躁、心慌心悸、睡眠不好、小便黄赤等,多为实火,可用灯芯草、柿饼、淡竹叶煮水下火。

●胃火实热者表现为容易饿,口臭,大便臭秽、干结,可多食石膏豆腐下火。虚热者容易表现为饥不欲食(肚子饿但不想吃)、没胃口,可用石斛、沙参、麦冬煲汤养阴。

●肺火秋季多见,常表现为咽喉疼痛、口眼干燥、咳嗽、咳痰。实热者咳声重浊、痰黄稠,可用枇杷叶、桑叶煮水,吃杏仁。虚热者声低、痰少或无痰,可适当食用沙参、麦冬、百合等。

●肾火常表现为遗精、梦遗,腰膝酸痛,可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经典药方。

编辑:郭晓薇

收藏此页】 【打印

专家聊天气 更多

大寒阴冷且多雨雾 广西大部阴雨中迎新年

大寒阴冷且多雨雾 广西大部阴雨中迎新年

未来七天,包括春节期间(1月21-27日),我区以阴冷天气为主,初一、初二受中等偏强冷空气影响,阴冷有小雨,各地气温下降4~6℃局地8℃以上,初三、初四天气转好,部分地区可见阳光,初五、初六有雨雾天气。

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热线
拨打400-6000-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建议、合作与投诉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
手机查询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