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6日,首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大会在京召开,大会旨在阐述中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成就,推进绿色文化交流和绿色文明互鉴;集全球绿色发展智慧和经验,开启共建绿色“一带一路”高质量国际合作新征程;共同探寻绿色发展动能,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一带一路”红利助力全球经济复苏,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心剂。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中欧班列已经常态化开行,其中开往满洲里、阿拉山口方向的约12对中欧班列要在北京铁路局天津南仓站换挂、补轴。
本周开幕的第127届广交会以网上形式举行,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为推动“一带一路”相关经贸合作提供新机遇。
连日来,在辽宁省凌海市,由辽河油田建设公司承建施工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长岭-永清)线路第五标段正在加紧建设。
4月17日,中国政府援助巴基斯坦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抵达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后在停机坪合影。
12月22日,《中国气象局与世界气象组织关于推进区域气象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意向书》第四次实施磋商会在线上召开,共商未来合作规划与具体举措。
在肯尼亚,有一条现代化铁路,它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海港城市蒙巴萨,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的首条新铁路,它温柔地保护了经过之处的野生动物和当地环境。
教育部昨天(12月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刘锦介绍,全球已经有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到新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逐年增加,这些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辐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的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27日在广西南宁开幕。
11月26日,中阿改革发展专家视频会在线上举行。中阿多国与会嘉宾围绕“共建中阿命运共同体”“搭建海湾地区多边对话平台”等话题展开讨论。
北京市工商联和香港贸发局签订的合作备忘录提出,依托香港竞争优势,发挥平台作用,服务两地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为两地企业创造更多贸易和投资机会。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呈现十足韧性。截至11月17日,我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第37届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12日至15日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
报告聚焦国家能源集团国华印尼系列火电项目深耕印尼14年的实践历程,总结经验,为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体案例参考。
为期三天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18日在洛阳落幕,可节省大量劳动力的多款智能农业机械设备在会上亮相。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丝路电商”交流对接会已“塔什干-上海:电子商务的前景”为主题,中乌两国政府、商协会、企业界代表等50余人参会。
3月28日,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武汉)班列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驶出。这是自疫情防控以来,从武汉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
大会旨在集全球绿色发展智慧和经验,开启共建绿色“一带一路”高质量国际合作新征程;共同探寻绿色发展动能,促进世界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