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首页天气生活旅游

这是第一次发现人感染H7N9病毒。它并不是一种新病毒,这种过去只能禽类之间感染的低致病性病毒,现在在人身上呈现出高致病性。

 

以往研究发现,天气因素也影响着病毒的传播与感染。是什么天气因素助推了病毒的蔓延?这次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也乘了天气的“东风”之便?气候转暖与发病区北移有什么联系?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H7N9禽流感病毒与天气之间的千丝万缕。

“该种病毒目前已经变异,它可以比其他大多数禽流感病毒更易感染哺乳动物,包括人类。”

 

“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还处于早期阶段,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确诊的病例数可能会成倍增加。”

它首次感染人 未来是否会人传人?

H7N9究竟是什么?H代表了血凝素,它的作用是让病毒能够结合宿主细胞;N代表了神经氨酸苷酶,其作用是让已经自我复制的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去。甲型流感中H可分为16个亚型,N可分为9个亚型。所有这些亚型的病毒都曾从鸟类体内分离出来过,包括H7N9。每隔一段时间病毒就发生一次小突变,虽然每次变异可能很小,但都会使针对变异前的病毒所开发的疫苗无效。

 

HN79禽流感病毒并不是新病毒,但感染到人尚属首次。WHO(世界卫生组织)解释,H7N9从属于H7病毒,该系列病毒中的H7N2、H7N3以及H7N7病毒曾偶发性感染过人类,不过H7N9病毒此前只在鸟类之间传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公开资料也证实了这点,以前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爆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现在,它已经发生了变异。

进入详情

它喜冷怕热 “不冷不热”会怎样?

由于H7N9病毒在禽类中属低致病性,出现人感染又是首次,专门针对它的相关研究过去并不多。目前关于H7N9的相关特性研究多基于禽流感的研究。

 

从全世界来看,禽流感病毒比较喜欢冷凉和潮湿的地方,因此一般禽流感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科技大学病毒学家贺建奎副教授说,禽流感病毒有着喜寒、不喜热的特点。“病毒放在冰箱里,放个十年都还是活的,但一加热到六七十摄氏度,几分钟就不行了。”

 

有研究表明禽流感传播流行的适宜环境温度范围大约为0到30℃左右,最佳适宜环境温度约为10到20℃。解放军第302医院著名传染病学教授姜素椿介绍,“随着北方地区气温回升、南方地区的气温持续升高,北方开始变得更加适合病毒存活,这种不冷不热的温度使人更容易感染,病毒开始北上。”

进入详情

它喜欢潮湿 风也能助它一臂之力?

禽流感病毒还喜好潮湿环境。在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湿度对病毒的传播及存活有一定影响。

 

《美国流行病学杂志》2010年刊登的”Absolute Humidity and Pandemic Versus Epidemic Influenza”一文中指出,禽流感病毒的存活、传播以及基本传染数均与绝对湿度存有密切关系,绝对湿度越大越有利于病毒存活及传播,故传染多发于绝对湿度大的季节。

 

此外,多项研究还表明,风也会对禽流感的传播造成影响。WHO以往的研究表明,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病毒株会散布在空气中,并被风带走而传播禽流感。国家气象中心气候评价与气候环境室叶殿秀认为,风速大、风向又与传播方向一致的话,有利于禽流感传播范围的扩大。

进入详情

它正继续感染人 会如SARS重演?

现在,每天H7N9的确诊感染人数正不断更新,在有了SARS、HIN1甲型禽流感先前的“震慑”之后,有人担心H7N9会像SARS那样在中国重演。

 

“像SARS的第一个病例,它很快就传染了周围的一部分人,具有很强很鲜明的传染性,但是H7N9没发现这个,现在虽然发现了病例,他们都在不同的地方,所以是一个散在的情况,并没有形成流行的一个表现。”钟南山说。他认为H7N9成为第二个SARS的可能性极小。

 

“(H7N9病毒)似乎尚无出现人际间传染的证据,而且病毒的传染看似效率不高。”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3月31日在马尼拉表示,“因此对公共卫生的威胁似乎较低。”

 

目前疫情形势未发生显著变化。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邓瑛认为,随着夏季到来、气温不断升高,预计疫情可能将得到初步控制。

进入详情

结语

“不冷不热”的气温是它传播的最佳温床,潮湿的环境是它存活的美妙天堂,若是有风还可搭乘顺“风”车。过去顶着对禽类低致病性外壳“不起眼”的H7N9,现在对人有了高致病性。

 

从禽类到人类,H7N9禽流感病毒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跨越,它适应了比禽类更低的人类体温。对它而言的成功进化,却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又新添了一道威胁。虽然截至目前,它尚不能导致人传人,但是没有发现有人传染人,不等于不可能人传染人。它的超强变异性值得我们时时警惕。

往期回顾

栏目制作团队 监制:卫晓莉 顾问:李小泉 策划:徐辉 余晓芬 编辑制作:朱茜 视觉效果:谷成 栏目邮箱news@weather.com.cn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