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首页天气生活旅游

电影《2012》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拉开了人们对世界末日的恐慌序幕。而近日一则“2012年9月22日将爆发超级太阳风暴”的新闻的疯狂传播更人们人心惶惶。2012年真的会发生超级太阳风暴吗?类似太阳风暴这样的灾难性空间天气事件到底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本期天气视点邀请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主任王劲松为您一一解答。

王劲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主任。

“空间天气的影响主要是影响高科技系统,因此越是发达的地方,受空间天气影响越严重。比方说,现在要是发生空间天气事件,索马里肯定没什么影响,但是美国就会损失惨重。”
“灾难性空间天气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方面,而不是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方面。”
网传2012年地球迎来“超级太阳风暴”

2012年将发生超级太阳风暴?

“事实上,没有人预报过2012年将发生太阳风暴。我们原来只是觉得2012年将会是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年,这样的年份太阳活动会比较多,爆发的几率也将加大。”

 

资料显示,过去的一年,也就是2009年,太阳活动比往年稍微多些,但基本还算稳定。关于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年,虽然之前普遍觉得是2012年,但“目前大家的预报都偏向于在2013年或者2014年到来。”所以,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2012年将发生强烈的太阳风暴,网上疯传的新闻也不过是断章取义的噱头罢了。

 

但是,王劲松也透露,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到底什么时候会发生太阳风暴,但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剧,不管是2012年还是2013年,或者是以后的哪一年,总有一天这个事件会爆发,也终将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影响。那么,像太阳风暴这样的灾害性空间天气到底是如何影响人类社会运行的?

进入详情

太阳风暴是什么?它如何影响人类社会运行?

太阳风暴事实上是一种灾害性空间天气。随着人类对太空的开发利用越演愈烈,太空的天气环境也成为了人类亟需了解的课题,“空间天气”一词也就应运而生。

 

如同天气有好有坏一样,空间天气也有好坏之分。当空间天气变化十分剧烈时,会对人类技术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这种空间天气被称为灾害性空间天气。目前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主要可以概括为“太阳风暴”和“地球空间暴”两类。

 

太阳风暴概括了太阳上的各种爆发性活动以及太阳风因此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太阳爆发或者地球空间自身存储的能量的剧烈释放,使得地球空间内各区域的场和粒子处于剧烈的扰动状态,成为地球空间暴。这些近地空间发生的灾害性空间天气往往直接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甚至产生灾害性后果。

进入详情

人类“迟钝”,高科技“敏感”

“通常来讲,我们人类很难感受到空间天气的变化。最多可能是一些生命系统会有所影响,比如遗传病等,但是这个几率说不清楚。”王劲松介绍,“人类如果要感受到空间天气的影响,必须借助于高(科技)技术系统。也就是说,空间天气影响到高(科技)技术系统,高(科技)技术系统影响到人类生活,这样人类才能间接感受到空间天气的影响。比如说影响到电网,电网断了,老百姓才能感受到。……当然也有一种情况,会更加直接的感受到。比如太阳爆发很强的时候,飞机就不太安全,这个时候坐飞机就会比较明显的感受到空间天气的影响。但是这样的事件都比较少发生。

 

相对于人类对空间天气的“迟钝”,目前世界普遍应用的一些技术系统则对这样的事件非常“敏感”。 “空间天气的影响主要是影响高科技系统,因此越是发达的地方,受空间天气影响越严重。比方说,现在要是发生空间天气事件,索马里肯定没什么影响,但是美国就会损失惨重。”进入详情

足够的认知和重视将减轻空间天气变化带来的损失

让人遗憾的是,对技术系统的这种敏感反应,并没有引起多数相关行业的足够认识。而说起这个,王劲松满脸的无奈。“我们跟相关的行业有沟通过,但是很困难,他们不相信这个。以前有一些我们认为是空间天气造成影响的事件,但是相关行业的人却不认为是空间天气事件的原因。由于没有出现过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大部分人不相信也不重视空间天气。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旦发生强烈的太阳活动等空间天气事件,将会蒙受很大损失。”

 

如果能够重视这种提前的预警,在空间天气变化的时间段关闭技术系统,大量的设备和经济损失完全可以避免。“如果可能被影响的部门事先知道这样的知识,并且有预案,那么它的损失绝大多数可以避免。所以认知不认知非常关键。” 进入详情

结语

目前,太阳已经进入第24活动周,未来的5年将是空间天气灾害逐渐增加的5年;而同时,我国的航天事业、经济社会和国防技术发展迅速,他们对于空间天气的敏感性与日俱增。相比之下,整个社会对于空间天气的了解严重不足,这将极大地制约我们对空间天气灾害严重性的认识,阻碍我们对于空间天气灾害的有效预防、规避与减缓。因此,大力介绍和宣传空间天气灾害知识,实际上是对于空间天气灾害防灾减灾的第一步,也是普及大众、减轻恐慌心理的有效途径。

往期回顾

栏目制作团队 监制:卫晓莉 顾问:李小泉 策划:李景旸 编辑制作:张蕾 视觉效果:李婷婷 弓盈 栏目邮箱weather728@163.com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