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首页天气生活旅游

2012年6月,“蛟龙号”下潜7062.68米,刷新当前世界上同类型潜水器的最高潜水纪录。众所周知,无论是发射卫星火箭还是飞机日常航行都需要好天气配合。实际上,“入海”的难度并不亚于“上天”,对天气的要求同样较高。据了解,在今年的“蛟龙号”7000米海试过程中便两度因天气推迟下潜时间。

 

到底是什么天气几次成为了“蛟龙号”下潜的绊脚石?试验海区的气候特征对海试又有什么影响?海洋气象的发展对海洋探索起着什么作用?本期天气视点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中心高级工程师尹尽勇将为我们揭秘“蛟龙号”与海洋气象。

尹尽勇,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海洋气象预报与海洋气象导航。

“如同发射卫星火箭前需要平稳的大气对流层一样,我认为稳定性这点是‘蛟龙号’下潜之前对气象以及海况要求比较高的部分。”

 

“‘蛟龙号’能下潜达到7000米,开启了我国下潜技术的新阶段,也是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

“蛟龙号”7000米第一潜 两度因天气推迟

从2009年8月开始,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区里,“蛟龙号”从50米、1109米、3759米、5188米,再到今年成功完成7000米级海试,一步一步书写了我国深海探索的历史。然而,深海逐梦之旅并非一帆风顺。

 

2012年6月11日,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执行7000米级海试任务的“向阳红09”船于上午9时20分抵达马里亚纳海沟预定海试区域,但受热带气旋影响,“蛟龙号”11日晚上连夜从试验海区转移,原定于12日进行的首次下潜试验推迟到14日。

 

13日下午2时,“向阳红”09船已经启航前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试验海区,按计划在14日早晨6点到达。然而,13日晚海试现场指挥部对天气进行了会商,根据气象预报,热带风暴“古超”在原地停留,试验海区的浪高在2米以上,不满足下潜条件,“蛟龙号”7000米第一潜再次推迟到15日。

进入详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 原是台风来添乱

“蛟龙入海”之旅如何两度受天气牵绊?尹尽勇解释,“都是热带气旋惹的祸。”

 

“第一潜本来安排在12日,当时今年第4号热带风暴‘古超’正好生成,路径的不确定性、与试验海区较近的距离以及可能形成的涌浪,应该是试验组人员作出推迟决定的主要原因。”尹尽勇分析道。

 

6月12日下午,今年第4号热带风暴“古超”刚刚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虽然当时的风浪还不大,但由于对它未来的路径、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热带风暴生成时的位置离试验海区较近,大约400多海里左右。”尹尽勇指着地图上的马里亚纳海沟说道,从规避风险的角度,这是推迟下潜的一个考虑。

进入详情

远航行距离 多台风海区 再添天气风险

除了下潜之前较高的气象需求之外,母船将“蛟龙号”搭载至试验海区的航行距离、试验海区的气候特征也为这场深海之旅增加了天气风险。

 

据悉,“蛟龙号”的试验母船“向阳红09”船5月28日从青岛起航,6月3日在无锡江阴搭载“蛟龙”,6月11日抵达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总共航行时间达16天。“遥远的航程、较长的航行时间,使得在海面上遭遇恶劣天气的可能性变大,这就需要做好航行期间的气象保障工作。”尹尽勇总结道。

 

作为“蛟龙号”的试验海区,“向阳红09”船的航行目的地,马里亚纳海沟处于西太平洋的台风生产海域,每年6月至9月都是台风多发季节。据统计,从5月底母船出海到6月底 “蛟龙号”完成下潜任务,西太平洋生成了4个台风,其中4号台风“古超”对海试产生了明显影响,导致第一潜时间两度推迟。

进入详情

“蛟龙”开启深海探索新时代 海洋气象护航作用凸显

“作为深海探测的重要工具,载人潜水器是各国海洋勘探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蛟龙号’能下潜达到7000米,开启了我国下潜技术的新阶段,也是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谈及“蛟龙号”此次下潜的意义,尹尽勇稍显兴奋,“更实际的意义是,这代表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对未来海洋资源的挖掘十分有利。”

 

据了解,“蛟龙号”在海底救捞、海底抢险等方面还有其他任何技术装备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在业务化运行之后,诸如打捞沉船及危险品、搜索飞机黑匣子、抢修跨洋通讯光缆及海底输油管道等等方面,“蛟龙号”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几年前,一部《加勒比海盗》不仅让世人情迷杰克船长,也再次点燃了人类对海洋由来已久的好奇和热情。其实,无论是早期的航海事业,还是现代的深海探测,其中都渗透了对气象知识的运用。

进入详情

结语

从郑和七下西洋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水下机器人”的诞生到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不断延伸。近日,“蛟龙号”创下下潜新纪录的同时,我国“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也开始了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之旅。21世纪不仅仅是航天的世纪,也是是海洋的世纪。

 

未来海洋探索技术还将不断发展,海洋的各个角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海洋天气方面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不仅需要海洋气象服务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天气信息,更需要大力科普人们对于海洋气象的认识。

往期回顾

栏目制作团队 监制:卫晓莉 顾问:李小泉 策划:徐辉 编辑制作:刘文静 视觉效果:冀艺 弓盈 栏目邮箱weather728@163.com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