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入海7000米 天气缘何两度牵绊?
图解“蛟龙号”(资料图)

“蛟龙”开启深海探索新时代 海洋气象护航作用凸显

6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了7000米级海试中的最后一次下潜试验。经过6次下潜,创下了7062.68米的世界同类型潜水器最高潜水纪录。

“作为深海探测的重要工具,载人潜水器是各国海洋勘探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蛟龙号’能下潜达到7000米,开启了我国下潜技术的新阶段,也是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谈及“蛟龙号”此次下潜的意义,尹尽勇稍显兴奋,“更实际的意义是,这代表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对未来海洋资源的挖掘十分有利。”

据了解,“蛟龙号”在海底救捞、海底抢险等方面还有其他任何技术装备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在业务化运行之后,诸如打捞沉船及危险品、搜索飞机黑匣子、抢修跨洋通讯光缆及海底输油管道等等方面,“蛟龙号”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几年前,一部《加勒比海盗》不仅让世人情迷杰克船长,也再次点燃了人类对海洋由来已久的好奇和热情。其实,无论是早期的航海事业,还是现代的深海探测,其中都渗透了对气象知识的运用。

远在公元前4~5世纪,希腊人就已经利用地中海特有的季风,往返于爱琴海和埃及之间。我国宋朝王十朋的诗句“北风航海南风回,远物来输商贾乐”,也描述了利用季风张帆航海,而且把季风和陆上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的情形。此外,从事海上生产的劳动人民往往能通过天象来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他们流传下很多民谚、民谣,其中积累了丰富的看天观海经验。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帆船时代朴素自发地利用风的知识远渡大洋,发展到主动接受气象部门根据天气预报拟定的跨洋航线,从事海上航行、科学考察以及渔业捕捞等。其中,70年代大气科学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监测海洋风暴灾害技术广泛应用,采用计算机方法拟定跨洋航线,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大批量气象海况数据中优选气象航线,指导船舶减轻灾害,趋利避害,使航行更安全,海洋运输更有效,科学考察更顺利,军事优势更突出。 

尽管如此,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仍是造成严重海损、甚至海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常常出现的海洋气象灾害主要包括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风暴潮,危害航海、海上施工、渔业捕捞和海上军事活动等的灾害性海浪,造成钻井平台倒塌、船舶破坏、航运中断等的海冰,以及极具破坏力的海啸等等。正因为海洋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较大的危害,海洋气象服务的发展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