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寒流影响欧亚多国 媒体报道夸张以讹传讹

2012-03-02 15:04:40 来源: 中国天气网
字体

自去年11月北半球多个国家陆续进入冬季以来,没有出现2009、2010年冬季大范围的低温、暴雪天气。这种比较温和的天气一直持续到1月下旬,正当人们以为春天即将到来之时,强冷空气袭卷欧亚大陆,从日本至英国,几乎整个欧亚大陆都被低温和暴雪笼罩。日本和东欧是此次恶劣天气的重灾区,严寒天气共造成欧、亚两洲700多人死亡。

强寒流影响欧亚多国  媒体报道夸张以讹传讹
2月上旬,意大利受严寒天气影响,水城威尼斯的运河被冻结。

面对此次极寒低温天气,媒体和民众都发出疑问,不是全球变暖吗? 为何严寒却又来势汹汹?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从多个角度解释了此次严寒天气的成因。一些媒体也频频使用“冰河期到来”、“全球变暖停止”等颇吸引眼球的词语解读严寒天气,实属以讹传讹。

北极涛动变化说

世界气象组织发表报告说,2月欧亚大陆部分中纬度地区出现的寒冷天气与北极地区大气环流现象“北极涛动”的变化密切相关。

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简称AO)是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涨的一种跷跷板现象。它是反映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状态的重要指标,可分为正位相和负位相两种类型。

强寒流影响欧亚多国  媒体报道夸张以讹传讹
北极涛动正相位负相位状态示意图。

通常,北极地区上空受低气压系统支配,称为极涡,而中纬度地区则气压较高,形成强大环绕北极的西风气流。当中纬度与北极附近上空的气压差较正常偏强时,绕极西风气流增强,冷空气龟缩在极地附近,限制了极区冷空气向南扩展,于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形成“北冷南暖”的态势,称为北极涛动正位相;反之,如果中纬度与北极附近地区上空的气压差较常年值偏小,绕极西风气流便减弱,南北向的经向气流随之加强,引导中纬度地区的暖空气向北推进,极地冷空气被挤向南方,极涡可能分裂南落,南侵的强寒流活动频频暴发,这样,北半球的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就会出现“北暖南冷”的态势,称为北极涛动负位相。

受此影响,欧洲地区持续低温。拉脱维亚、白俄罗斯、波兰、乌克兰等国出现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俄罗斯北部部分地区气温一度降至零下37摄氏度。德国东部不少地区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以下,西欧一些地区则出现零下10至15摄氏度的低温。此外,东亚北部和中亚大部分地区气温也较常年偏低。

与之相反的是,北大西洋、冰岛至北极地区气温偏高。位于北冰洋的斯瓦尔巴群岛近期连续出现零上5摄氏度的气温,高于地中海沿岸的米兰和伊斯坦布尔等地。北美地区气温也较常年偏高。

极地海冰消融影响气候说

除了大气环流系统的变化之外,多国的科学家也提到了海冰消融对于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

“从近几十年情况来看,北极地区海冰面积、厚度是减少的,最低值出现在2007年,之后北极海冰面积慢慢出现了增加趋势,但仍有小幅度波动,未来会怎样发展还难以判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陆龙骅表示。

北极好比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的“空调”,北极冰盖的消融,及其引起的温度变化对全球的气候环境都有着深远影响。极地海冰等的变化与中纬度地区的温度变化以及降水分布等也存在一种所谓的遥相关(相距数千千米以外两地的气候要素之间达到较高程度的相关性)关系。

海冰一般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气候的。一方面是两者相互作用的反馈过程:极地海冰覆盖面积越小,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就越少,吸收的热量越多,气候就会变得越暖,从而会使得海冰的消融加快;另一方面,海冰的减少会使得太阳辐射直接进入海水的“公路”加宽,有利于海水吸收热量,加剧海洋和大气间的热量交换。所以说,海冰面积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十分重要。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公布成果说,气候变暖使北极圈内巴伦支海的海冰减少,造成低气压北移,西伯利亚高压范围扩大,形成强冷空气袭击日本。巴伦支海位于挪威与俄罗斯北方,是北冰洋的陆缘海之一。该海区的海冰面积通常达到60%至70%,但今冬只有34%至35%。

与此同时,欧洲科学家就欧洲所遭遇的寒流也发表了类似观点。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拉姆斯多夫对英国《独立报》说,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的体积在近30年里减少了20%。极地海洋一旦缺少冰层覆盖,其海面相对温暖的空气就会向寒冷的高空移动,影响极地大气循环,其结果是极地冷空气在高压系统推动下,向北半球大陆地区进发,导致当地气温骤降。

 

 

上一页12下一页

查天气,关注“中国天气网”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张慧媛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相关新闻

更多>> 生活旅游

  • 哈气连天是春困吗?如何缓解?
  • 春夏交替 这些养生细节要注意
  • 雨水增多湿气升 如何祛湿气
  • 雨后峨眉沟壑尽显 金顶显真容
  • 秋意浓 蓝天映衬下的哈尔滨伏尔加庄园
  • 大美新疆—帕米尔高原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