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区2016年农业气象灾害综述
2016年黑龙江省既发生了区域性的大范围农业气象灾害,又发生了局地的小范围农业气象灾害。其中夏旱对西部地区秋粮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台风造成东部地区农作物倒伏;霜冻造成北部部分地区农作物减产;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虽然时有发生,但时间短、范围小,影响不大。
一、灾害分析
1.低温、寡照
从5月下旬开始,黑龙江省进入一个低温、寡照时段,一直持续到6月下旬。5月下旬全省平均气温比去年同期偏低1.3℃,比历年同期偏低0.8℃,平均降水量比去年同期偏多1倍,比历年同期偏多7成,大部地区日照时数较去年和历年偏少;6月全省平均气温比去年同期偏低1.6℃,比历年同期偏低1.1℃,平均降水量比去年同期偏多近3成,比历年同期偏多6成。其中6月1-23日全省平均气温比去年同期偏低1.9℃,比历年同期偏低1.2℃,平均降水量比去年同期偏多近3成,比历年同期偏多超过6成,日照时数比去年同期偏少49小时,比历年同期偏少50小时。
低温、寡照天气频频出现,对作物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使生长速度减缓,主要体现在生育期延迟上,其中南部地区作物生育期拖后1-5天,北部地区作物生育期拖后5-10天,但对苗情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仍多为1、2类苗。
2.夏季干旱
与往年干旱发生在春季不同的是,2016年黑龙江省西部的干旱发生在盛夏,从7月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下旬(表1),由于缺乏有效降水且土壤持水能力差,导致旱情呈现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的趋势。期间,玉米经历了抽穗、开花、吐丝、乳熟等生育阶段;大豆经历了开花、结荚等生育阶段,均为定产关键期,其时缺少足够的水分导致玉米、大豆出现减产。
由于定产关键期缺水,造成玉米没有正常授粉,玉米处于发育不完全状态,株高普遍偏矮,玉米抽雄不完全,出现短脖子现象,玉米棒明显偏短、偏细,秃尖现象普遍。大豆株高明显偏矮、植株发黄落叶、籽粒提前脱水、粒小且欠饱满。
3.台风
8月29日- 9月2日,受台风“狮子山”影响,我省东部局部地区遭受大风、暴雨袭击,七台河、鹤岗、佳木斯等地部分地块出现农田内涝和作物倒伏现象。
4.低温霜冻灾害
受冷空气影响,8月28-30日,漠河、呼玛等地最低温度降至零下,造成部分乡镇的农作物遭受低温霜冻灾害。
5.强对流天气(暴雨、洪涝、大风、冰雹、霜冻)
2016年农作物生长季,我省多个县(市)发生了冰雹、大风、暴雨、内涝等局地灾害性天气。这些灾害尽管多发,但由于时间短、范围小,因此对全省粮食的最终产量影响不大。
6.农业病虫害
今年作物生长季局部地区发生了稻瘟病、二化螟、玉米螟、大斑病等农业病虫害,但发病程度较历年轻。
二、灾害总结
2016年黑龙江省发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5月下旬到6月下旬的低温、寡照天气,7、8月份的夏季干旱,台风,霜冻以及局地大风和冰雹等。低温、寡照天气导致生育期拖后,但对苗情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且7月份温高水足,极大减轻了前期的不利影响。7月虽然部分地区旱情有所发展,但受前期降水多的影响,情况好于去年;8月份的旱情严重,对旱田作物(主要是玉米)的产量形成影响较大。台风和霜冻对部分地区农作物影响较大。大风、冰雹等局地灾害虽然时有发生,但对全省粮食的最终产量来说,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