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为研究冰川横穿南极,他曾拔掉半口牙,被称为“疯狂的科学家”;从极地冰川到珠峰雪山,他首创“冰冻圈科学”;连续三届参加和领导IPCC评估,他推动全球认知和应对气候变化,获诺贝尔和平奖;连续7年任职中国气象局局长,他让中国气象事业走向国际合作…他就是世界著名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秦大河。    10月21日,秦大河被授予2013年沃尔沃环境奖。该奖项代表了实践环境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励,被称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诺贝尔奖”,秦大河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全文详情

精彩观点

“通过第五次评估,我们更加确信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确实影响着全球气候变暖。”                           “如果减排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天会变蓝,全球变暖的事态也不会进一步恶化。”

访谈实录

疯狂的科学家 横穿南极拔掉半口牙

        研究地球气候与环境变迁,南极无疑是一块宝地。1989年,时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研究员的秦大河横穿南极,采集了800多瓶雪样,获得大量有关南极冰川和气象的一手资料。

         这次横穿南极由中、美、前苏联、法、英、日6个国家的6名队员组成考察队,仅靠滑雪板,带着运载物品的狗拉雪橇,徒步完成5986公里的冰雪路程。

       “那次选的是一条最为艰难的路线,队员必须在体力、精神和技术上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体检时我的牙齿有问题,一下子拔掉了半口牙,换了假的。”秦大河告诉记者,如果牙出问题,就无法吃坚硬的食物,在体力消耗极大的恶劣环境下会丧命。

 

疯狂的科学家 横穿南极拔掉半口牙
        1989年7月26日,秦大河一行从海豹冰原岛峰出发,在12月12日到达极点,12月15日又从极点出发前往前苏联东方站,1990年3月3日抵达目的地--前苏联和平站,历时220天。

       时隔20多年再回忆当年南极“长征”,秦大河依然难忘采集冰雪时的惊险艰辛。当时,他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8点钟出发,有时一天要滑雪9到10个小时,一天下来精疲力尽,但还得坚持去挖雪坑、采样品、观察雪剖面变化。

       最累的是从极点到东方站这块被视为“不可接近的地区”,过去从未有人徒步经过这里,但也因此这里的雪未受任何污染和干扰,是采集雪样最为理想和珍贵的地区。在这里,秦大河一口气挖了个两米半深的雪坑,开始进行观测、采样。为了带回这些雪样,他还放弃了许多生活用品。一个月中,秦大河的体重下降了15公斤。

       谈及探索研究冰冻圈的经历,秦大河始终谈笑风生,“有次观测海冰时,突然刮起大风,将我脚下的冰层吹断,幸亏同事及时展开救援,不然我就像企鹅一样随着海冰飘走了。”

       据了解,秦大河所采集的雪样后来被送往中国、美国和法国的实验室进行分析研究,这些研究对了解地球气候与环境近几万年来的变迁情况以及今后演变方向起了重大作用。同时,秦大河也在国际上取得了系统性的有关雪冰物理、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即使与南极研究历史比较悠久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是最为系统的。【详情

从南极到珠峰 首创“冰冻圈科学”

        南极归来,秦大河没有停止对冰雪的探索研究。20世纪90年代,他带队赴珠穆朗玛峰,在中国西部率先开展雪冰记录现代过程研究,编绘了包含南北坡的喜马拉雅山冰川资源图,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整个喜马拉雅山冰川分布图,创立了我国首座冰芯实验室,并在国际上首次使用“冰冻圈科学”概念。

       根据秦大河团队的最新数据,过去的40年,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的冰每年损失五百亿吨,大概每一千亿吨的冰就相当于全球海平面变化0.28毫米,同时,北极海冰的范围也在以每年3.5%至4%的速度在缩减。

       冰冻圈与人类生存有何关系,科学家缘何如此着迷?秦大河告诉记者,冰冻圈包含冰川、冰盖、稳定积雪和海冰,覆盖陆地的面积52%至55%,如果冰冻圈全部都融化,相当于海平面上升66.1米!

 

从南极到珠峰 首创“冰冻圈科学”
        “冰冻圈的退化将使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生态系统发生负面变化。”秦大河说,对中国来讲,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西部冰冻圈在变暖以后,固态水转化成液态水,既可以引起海平面变化,也可以引起水循环异常,还可以导致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负面大于正面。

       “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山上的冰川、多年冻土消失,我们国家西部的内陆地区就会变成一片荒漠,和火星差不多了,下雨就洪水,不下雨就干旱,会变成人类无法居住的戈壁滩、沙漠。”他进一步解释,青藏高原和周边地区的冰川、积雪和冻土融化,会影响叶尼赛河、鄂毕河、恒河、印度河、澜沧江、怒江、长江、黄河八条大河,这些河流经过地区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45%左右,半个地球的人民生计会受影响。

       进入21世纪,秦大河提出的从冰冻圈与水、冰冻圈与气候、冰冻圈与生态以及冰冻圈变化的适应对策方面构建亚洲冰冻圈科学的理论框架,受到国际冰冻圈科学界的普遍认同。目前,他仍致力于冰冻圈科学工作的完善,“冰冻圈和其他的圈子相互作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等,还有很多需要完善,我正在继续做这方面的工作。”【详情

引领IPCC科学评估 曾获诺贝尔和平奖

        在过去的130年里全球升温0.85℃,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可信度超过95%,21世纪末气温将比1850年至1900年间上升1.5至2℃以上。这是今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的一段数据。而秦大河正是这份报告的主要领头人之一。

       “之前的可信度为90%,通过第五次评估,我们更加确信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确实影响着全球气候变暖。”秦大河说道。

       据了解,IPCC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联合建立,下设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影响及适应、减缓气候变化对策三个工作组。分别于1990、1995、2001和2007年发布了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秦大河自1998至今连续三届参加和领导IPCC科学评估工作,负责气候变化科学工作组的研究,“IPCC就是把气候变化情况向老百姓交代清楚。”他说。

 

引领IPCC科学评估 曾获诺贝尔和平奖
        秦大河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增多增强。据报告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地球上的极端天气就已开始增多,包括强降雨、热浪、洪水、干旱等,正不断给人类带来灾害。

       “在全球升温的大环境下,中国很明显,升温幅度普遍比全球平均要大。”秦大河告诉记者,以高温热浪为例,现在极端最热的天数变长,夏天高温持续时间更长,中国曾经的三大火炉高温不明显了,不是火炉的地方反而变得更热了,这都是极端事件。“这种极端事件会造成很多问题,比如中老年人心脏病高发、病虫害爆发等。”

       据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未来强降雨的强度和密度都将会上涨,而部分地区也会经历更加严重和频繁的旱灾,4到5级的热带风暴的频率也会增加。

       秦大河一直呼吁并推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能源资源、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多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IPCC推动了科学界、决策层对当今全球和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得出的基本结论对在快速发展下的中国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协调相处,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如何应对国际气候谈判压力等给出了重要科学支撑。因对气候变化科学的贡献及其全球影响力,IPCC工作被授予2008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秦大河代表中国出席了颁奖仪式。【详情

支持地方立法应对气候变化 “天会变蓝”

支持地方立法应对气候变化 “天会变蓝”        随着经济发展,公众对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需求越来越高,“经济越发达,拥有的财产越多,越经受不了打击。老百姓要的当然是最好万无一失,预报百分之百准确。”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问题,秦大河一直建议中国对气候变化应对立法。“目前这个工作推进得很好,一些省区已经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

       秦大河认为,中国科学家不可能逾越行政部门,但可以用科学规律和研究报告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要落实科学发展就要尊重科学规律。

        目前,他正在主持《中国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及适应国家评估报告》的编著工作。“这个报告有利于增强我国应对极端事件的能力,包括气象、水利、农业、健康等各个涉灾部门的应对能力,如果做好也会增加中国政府在全世界防灾减灾和管理极端气候事件方面的话语权和软实力。”秦大河说,这项工作已经顺利开展,计划在2014年拿出第一份中国国家科学报告。
        “有了科学依据,关键在于各个部门积极不积极。据我所知,2010年青海已经率先有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现在各省都在做这个工作,我们希望能够有进步。”不过,秦大河也指出,中国东南西北差距很大,这里干旱那里涝灾,各地情况不一样,需根据各地的基本情况来立法,在各省立法基础上全国推行更宏观的立法比较合适。

       “拿现在老百姓熟悉的雾霾来说,大家毫不怀疑它的存在,但对气候变化却持有怀疑态度。因为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没有直观感,而雾霾却实实在在让人难以忍受。”秦大河表示,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雾霾不仅影响环境和天气,也影响气候和人体健康,所以提出大量减排二氧化碳,宣布到2020年比2005年碳排放减少40-45%。如果这些真正落到实处,天会变蓝,全球变暖的事态也不会进一步恶化。

        除了立法,秦大河还呼吁全民形成保护环境和气候的风气,提高公众的环保素质,让每个人从我做起。【详情

沃尔沃环境奖中国第一人 环境领域最高奖励

沃尔沃环境奖中国第一人 环境领域最高奖励        沃尔沃环境奖是实践环境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励,被誉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诺贝尔奖”,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环境科学年度奖项之一,它对推动世界环境科学的研究和全球环境意识的普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奖项主要面向来自大学、研究机构的学者、科学家和工程师,授予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有卓越创新或科学贡献的个人。获奖者会在年度颁奖晚宴上被授予沃尔沃环境奖证书、奖杯,以及1,500,000瑞典克朗的奖金(约合209,000美元)。除了每年举办盛大的颁奖典礼,沃尔沃环境奖同时还会召开沃尔沃环境论坛,受到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的高度关注。

        沃尔沃环境奖创立于1988年,由沃尔沃集团赞助,并通过独立的沃尔沃环境奖基金会董事会颁发。在1990年首次颁发以后,该奖项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和关注的环境奖项。截至2012年,该奖项已颁发了23届,共授予39位获得者,包括来自海洋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和环境经济学领域的许多知名学者,其中已有三位诺贝尔奖得主。
        秦大河是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谈及获奖感受,秦大河表示“特别激动,这么多年来的科学工作有了肯定。”对于成功的经验,他认为只要对一项事业有足够的专注和恒心,早晚有一天会有成就。

       在秦大河眼里,未来的气候变化研究依然有明朗的前景。他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科学家进入世界舞台。以IPCC队伍的成员变化为例,从过去几乎没有中国人发展到现在的18人,“除了我和个别年龄大的,大部分都是三四十岁的,青年科学家比重越来越大,他们将是促进中国气候变化研究发展的中坚力量”。(文/刘文静)

往期回顾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