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长征——记横穿南极大陆的第一个中国人秦大河
1990年横穿南极时,秦大河面部的冻伤和紫外辐射伤。

南极,神秘而又富于魅力。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南极更是一块宝地。它是研究地球气候与环境变迁的独一无二的最好场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为了深入探索这块大陆奥秘,一支由中、美、前苏联、法、英、日6个国家的6名队员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仅仅靠着滑雪板,带着运载物品的狗拉雪橇,于1989年7月28日从南极半岛的顶端出发,开始了举世瞩目的南极“长征”。时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研究员的秦大河就是这支“长征”队伍中的一员。

这次横穿南极考察的“终点”是位于东南极的前苏联和平站。国际考察队为横穿南极选定的是一条最为艰难的路线,所以每个队员必须在体力、精神和技术上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训练期间,队员们还接受了严格的体格检查。很壮实的秦大河没想到,在检查牙齿时却发现了问题,硬是一下子拔掉了10颗牙,换了假的。他深知,如果牙不好,饭就吃不好,在那种体力消耗极大的情况下,是无法坚持到底的。

1989年7月26日,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全体队员从中国的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飞抵位于南极半岛拉森冰架北端的出发地点——海豹冰原岛峰。28日当地时间上午9时正,6名队员、41条经过3年训练的爱斯基摩雪撬狗拉着3个雪橇,正式踏上了横穿南极的征途。

南极长征——记横穿南极大陆的第一个中国人秦大河
1990年元月12日为和平而走到一起的六国队员在南极点合影,左一为秦大河。

8月4日,一场强烈暴风雪袭来,持续了两天两夜,风速高达每秒35至40米。两个月内风速超过每小时120公里的日子竟有1/4。雪层常常达到一两米厚,有时几乎把狗埋在雪里,使得考察队无法前进。暴风雪来临时,天昏地暗,能见度极差,队员们有时连走在前面的雪橇都分辨不清;晚上从一个帐篷走到别一个帐篷都必须用绳子拴在身上,否则就会迷失方向。从8月下旬起,考察队在南极半岛进入了这次横穿途中最危险的巨大冰隙地区。冰隙是因冰川的各个部分运动速度不同而造成的裂缝,表面常为冰雪覆盖,实际却是几米甚至几十米的深沟。如果人或雪橇从上面经过,就有可能坠入沟底,造成伤亡,非常危险。

恶劣的天气和自然条件,使考察队的行进速度大受影响,有时一天只能前进两三公里。因此通过南极半岛的时间要比预定计划慢得多。为了避免在通过“寒极”地区时遭遇特别低温而使整个计划失败,考察队不得不把雪橇的运载重量减到了最低限度,以便赶在南极的寒季(4月至10月)到来前抵达目的地。

10月中旬,考察队到达雷克斯山区,在接近赛普尔时,气温低达零下35到40摄氏度。一天下来,每个人都有冻伤。考察队11月7日到达爱国高原,走完了第一段2100公里的艰难路程。这个时间比预定计划晚了25天。他们确定了无论如何要在40天内赶到极点的“绝对目标”。

11月10日,考察队重新踏上征途。暴风雪仍然是那样无情。虽然暖季已经开始,但最高气温也只有零下27摄氏度,最低温度则低达零下40度。考察队员们天天迎着风雪严寒向极点挺进。结果,在12月12日就胜利到达极点,32天时间完成了1200公里的路程,比原定的40天时间缩短了8天。

12月15日,考察队从极点开始向前苏联东方站进发。从极点到东方站这一带一直被视为“不可接近的地区”,过去从未有人徒步经过这里。东方站的温度平均在零下50摄氏度左右,还曾经记录到零下89.2摄氏度的绝对最低气温。被称为世界之“寒极”。但是考察队的队员们并未被吓倒,他们加快步伐,兼程前进,仅用35天就走完了1400多公里的路程,1990年1月18日到达了东方站,平均每天行程40公里。他们的胜利向世界宣布:“不可接近的地区”是可以接近的。

秦大河在考察队负责采集冰雪样品等科学考察项目。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考察队员们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8点钟出发,有时一天要滑雪9到10个小时,仅在中午吃饭时停留半个小时。下午宿营时,还要忙于搭帐篷、做晚饭、喂狗、准备第二天的食物。一天下来,往往精疲力尽,此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人把饭做好,可以吃了就睡。但是,正是在每天这疲劳不堪的时候,秦大河得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劳动,去挖雪坑,采集样品,观察雪的剖面变化等。考察队从南极半岛出发后,他一直坚持采样、观测和记录。他所采集的雪样后来被送往中国、美国和法国的实验室进行氧、氢、同位素比率、痕量元素和化学成分的分析,以期建立某些元素同位素与气候之间经验关系式的数学模型。通过这些研究,有可能了解地球气候与环境近几万年来的变迁情况,从而掌握其今后演变方向。

考察队离开极点后,进入“不可接近地区”,这对秦大河来说,可是个绝无仅有的好机会。因为在这里采集雪样最为理想,雪样未受任何污染和干扰,是非常珍贵的研究资料。12月18日,考察队来到极点以东约500公里的地方。秦大河不顾劳累,一口气挖了个两米半深的雪坑,开始进行观测、采样。由于采集雪样要避免污染,人手不宜多,所以他一直一个人干。他全神贯注地在坑里连续工作了七八个小时,早把寒冷、疲倦置之度外。从极点到东方站途中,他还对气象进行了观测,每天早上、中午、晚上,三次测量气温、风速等,取得了宝贵的气象资料。

从东方站到南极大陆东部的苏联和平站,是这次横穿南极的最后一段路程。这个地区的气温低,寒季比南极其他地区来得早。考察队1月18日抵达东方站时,气温约零下40摄氏度。而两周后抵达苏联共青团站附近时,气温更降至零下49摄氏度,是这次考察队横穿征途中所遇到的最低气温。6名考察队员晚上分成三组休息,每两人一顶帐篷。帐篷内使用高纯度白汽油取暖和做饭。睡觉时,胸前的室温可达20摄氏度,而背脊下的地温是零下20摄氏度。在这种情况下,早上睡醒后起床十分困难,10个手指无法伸直,只能一个一个慢慢掰开。途中吃的主要是一种压缩干粮,由烘干的肉末和各种果仁混合制成,味道很差,但热量丰富。按规定,每人每天要保证6000大卡的热量。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每天必须把定量吃完。一个月中,秦大河的体重下降了15公斤。好在过了南极点后,他们又补充了一批对虾、牛排和猪肉,每人每天1公斤。这样吃了一个月之后,体重逐渐回升,饥饿感也就减轻了许多。

考察队员和狗拉雪橇都在以每天40公里的速度向东滑行,位于印度洋之滨的目的地越来越近。2月14日,越过前苏联少先队站后,地势骤然下降:考察队开始向海边迈进了。队员们已能感觉到海洋的影响,气温也在上升。离和平站只剩26公里了。6名队员经过最后一天的冲刺后,终于走完了全长5986公里的路程(预测距离为6300公里),于1990年3月3日当地时间下午7点10分安全抵达这次横穿南极活动的目的地——前苏联和平站,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南极大陆上的“万里长征”。

在这次横穿南极途中,秦大河一共采集了800多瓶雪样,获得大量有关南极冰川和气象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于我国后来的南极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源于2007年03月22日《中国气象报》作者: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