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保存至桌面 省级站English

人所不欲 勿施于天——“丝绸之路气候变迁”手记

2014-09-18 08:46:01 来源: 中国天气网
字体

人所不欲,勿施于天——“丝绸之路气候变迁”记者手记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造型奇特、色彩斑斓。

这次在丝绸之路上走访的地区,在我看来都是人与大自然斗争的前线:这里水更缺乏、风沙更大、人的生存更显艰难。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行进途中,第一次受到强烈震撼,是在飞往敦煌的飞机上看到沙漠或戈壁与绿洲之间只有一树之隔,看到光秃秃的戈壁滩肆无忌惮地延伸到地平线。而这些只是刚刚开始,后面的日子中,各种各样的震撼接踵而至,越来越有百感交集、百爪挠心的感觉。

我们的大巴车在从敦煌市区去往老虎沟12号冰川的路上行驶了四五个小时,而这些路程,几乎全是渺无人烟的大戈壁。大戈壁上除了零星点缀着一些灰暗、低矮的植物,更加常见的是宽阔却已干涸的河床——它们用裸露的姿势控诉着发生在这里的变迁。穿过浩瀚戈壁,我们进入高山环绕的老虎沟,随着山路海拔的升高,山顶上开始出现薄而纤细的雪迹,蜿蜒而下的雪迹就像雪山的泪水。沿着崎岖的山路往上走,我们最终走到了12号冰川的脚下,那里的石碑上刻着它梦幻般的名字——透明梦柯冰川。在巨大的山脉之间,透明梦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山脚寒风刺骨,时而飘雪时而飞雨,而透明梦柯释放着乳白色的雾气,让人联想到它在发烧。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威严。在山脉的间隙之后,栖息着透明梦柯更加庞大的躯干,但是我们却看不清,躺在我们面前的是真真正正的冰山一角。正是这些,让人类显得更加渺小,让透明梦柯更加神秘、更加威严而不可侵犯。透明梦柯让我想到了宫崎骏的动画片《幽灵公主》。是的,短期看来,人类在掠夺大自然方面似乎是无所不能的。人类也许可以用雪山的哭泣换来更多水资源,甚至可以把它们的眼泪都榨干,但是谁知道当雪山流完最后一滴眼泪后会爆发出怎样的力量?

民勤绿洲有一处治沙前线被称为“老虎口”,在这里,西北方的巴丹吉林沙漠和东北方的腾格里沙漠形成合围之势,小小绿洲仿佛是坠落虎口的猎物,随时面临被沙漠吞噬的危险。民勤县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93%是沙漠,人们只能在剩余7%的夹缝中生存。所以治沙看起来更像是背水一战,因为绿洲已退无可退,而“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也成了向自然发起反攻的集结号。人们用稻草方格一平方一平方地固定流沙,在方格中种植梭梭树,以阻挡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汇合。人与自然的较量就像掰手腕一样,在每一平方的荒漠上展开。站在青土湖附近的治沙点上,绿色的梭梭树在曾经的沙漠上蔚然成阴——治沙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当我知道,自己脚下的土地在梭梭树之前、在荒漠化之前曾经是碧波荡漾的青土湖时,我又不淡定了。我想到了人类取之尽锱铢的贪婪,想到了人类今宵有水今宵用的短视。荒漠化不是自然太无情,而是人类咎由自取。这么看来,大自然张开的倾盆虎口,正是对人类的警示。而在被虎口吞噬之前治沙,只能说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也许是沿途受到了太多诸如此类的“刺激”,每次在酒店拧开水龙头洗漱时,都不敢拧太大。每次吃饭时,都会想到面前的食物是在多么珍惜的土地上生长出来,以至于觉得自己受之有愧。不过,在我们探访的地区之中,也偶尔会瞥见大自然的温柔妩媚,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大西北,那效果自然相当惊艳。

16日我们一行人探访了张掖的湿地公园。正如公园门口的简介中所言,这里青绿蔽眼、荻花翻浪,处处都是与沙漠景观截然相反的“塞上江南”秀美风光。公园中湿润的空气瞬间浸入被沙漠烘干的鼻腔,沁人心脾。芦苇茂密繁盛,观光车一拐弯就看不到跟在后面的小伙伴。穿梭在芦苇荡中,小伙伴们不时为映入眼帘的野鸭、黑天鹅、荷花以及各种叫不上名字来的花草和水鸟而惊叫不已。总之,这个湿地给了我们一种严重的置身江南水乡的错觉,而这些错觉得益于几年前当地对湿地的保护。

17日,我们在位于沙漠虎口的民勤县看到了自然的第二次微笑。大巴车在荒漠之中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一片片掩映在芦苇中的湖水出现在车窗外,那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青土湖:湖水碧波荡漾,几与天空一色,芦花随风摇曳,站在湖边,你会感觉连湖面上吹来的凉风都充满了生气。难以想象,就在这柔美的景色附近,人们在用稻草方格与茫茫大漠进行着殊死较量。一边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命惬意地躺在自然的怀抱中,一边是人们咬牙切齿地与凶险的大自然进行土地争夺战。当这两种关系同时出现在相隔不远的土地上时,带给人的震撼可想而知。

在地广人稀、东西狭长的河西走廊上,每到达一地必然与上一站的自然风貌迥然相异。但与景观的差异相比,其背后人与自然关系的鲜明对比给我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那么的微妙,人类贪得无厌时,自然也会咄咄逼人,人类退避三舍时,自然也会礼让三分。这么看来,自然多像人类的一面镜子,它照映着人类的一举一动,又原模原样地把它反射回去。在采访过程中,我听到的最朴实也最让我深思的话是:“人改不了天啊!”的确,在自然这面镜子面前,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人类都如沧海蜉蝣。在张掖,站在有几百亿年历史的丹霞山地中,看着夕阳下游客的影子投映在代表地球不同时期的五彩山体上时,这种感觉更是油然而生。

一周的紧张行程让我切身体会到了河西地区生态的脆弱。但是我想,随着人类活动的无孔不入,人类与自然的脆弱而敏感的关系远不限于河西地区。如果不长远考虑我们与自然的“战略伙伴关系”,也许稍微不慎自然就会翻脸。所以,请温柔地对待自然,就像对待我们自己一样。(刘园园科技日报记者手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于淼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相关新闻

更多>> 生活旅游

  • 春季踏青6注意 快乐出游
  • 惊蛰宜养肝润燥调养精神
  • 春季天气多变 做好3点保持健康
  • 雨后峨眉沟壑尽显 金顶显真容
  • 秋意浓 蓝天映衬下的哈尔滨伏尔加庄园
  • 大美新疆—帕米尔高原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