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定义和我国降水分布特征

2010-03-23 10:32:48 来源: 中国天气网
字体

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各地的年总雨量分布得极不均匀。东南沿海地区年总降水量可达2000 mm以上,而西北地区普遍在200 mm以下。总体而言,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但各地的降水特点又有明显差异。

总体来说,我国各地区的年降雨量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首先,无论年总降雨量的多寡,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并且越往西和北,降雨就越集中。所谓雨季,就是指降水集中的时期,因而夏季是我国最主要的雨季发生时期。

其次,全国大部地区的年降水表现为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夏季;但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和华西地区的年降水量表现出了多峰型分布,除夏季外,春季和秋季的降水也非常显著,在不同地区造成了雨季的持续。

其中,华南地区为典型的双峰型降水,主峰值出现在6月中旬,峰值雨量平均超过50 mm,被称为华南前汛期雨季。随后,雨量迅速减小,并于7月中下旬降到谷值。到8月中旬,降雨会再次活跃而出现次峰值,称为华南后汛期雨季,该雨季主要由热带气旋的活动影响造成。两次降雨峰值之间大约间隔一个月。虽然华南的春雨和主峰值之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中断,但该地区的春雨是非常显著的,春季降雨量(3—5月)可占年总雨量的35%,与夏季(6—8月)的38%基本持平。

长江中下游的降水在一年中出现了三个峰值,对应的时间依次为:5月中上旬, 6月下旬和8月下旬,分别代表了春、夏和秋三个季节的降雨盛期。长江中下游的春雨非常显著,整个春季的降水能占年总降水的32%,且降水在长江三角洲尤其明显,雨量仅略小于夏季峰值。其夏季主峰值为梅雨雨季。而第三峰值同样由台风或季风雨带南退时在长江流域停滞造成,平均雨量较小。

华西地区也为双峰雨型,降水的两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初和9月初。两次峰值之间的间隔较短且雨量差别小,降雨次峰值反映出非常显著的秋雨现象,一般认为秋雨由冷空气活动造成,雨量不大,但雨日多。

 

查天气,关注“中国天气网”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wmlin
收藏
打印
字体
分享

相关新闻

更多>> 生活旅游

  • 哈气连天是春困吗?如何缓解?
  • 春夏交替 这些养生细节要注意
  • 雨水增多湿气升 如何祛湿气
  • 雨后峨眉沟壑尽显 金顶显真容
  • 秋意浓 蓝天映衬下的哈尔滨伏尔加庄园
  • 大美新疆—帕米尔高原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