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首页天气生活旅游

今年以来,南方大部地区持续出现低温连阴雨寡照天气。由于雨水周期长,阳光渐成稀缺之物,不少市民的心情指数跌至低谷。众多网友纷纷调侃起这样的天气:“问南方‘晴’为何物,直教人‘湿’身相许! ”与阴雨天有关的话题微博上更是随处可见。

受其影响,浙江、江西等地出现地质灾害,部分地区出现罕见早汛,一些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农业生产深受影响。

据气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低、雨量大、雨日多,多地相关数据已创60年来历史纪录。南方为何持续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这种天气何时才能“转型”?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首席、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任福民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黄小玉

从短期来看,连阴雨天气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丰富的降水,特别是贵如油的春雨,利于防治干旱的发生,如果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协调,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益处。

南方大部低温多雨创60年来历史纪录

气温低。今年以来,沪浙湘赣黔闽粤桂8省(区、市)区域平均气温持续偏低,贵州大部、广西大部、广东西北部等地偏低2~4℃。其中,贵阳偏低4.2℃,为近62年来最低。

 

雨量大。江南大部、华南北部降水量普遍超过200毫米,湖南东部、江西、浙江大部、福建大部、广东北部等地降水量有300~500毫米。江南大部、华南中部和东部等地降水量偏多2倍以上。

 

雨日多。8省(区、市)区域平均降水日数41.5天,较常年同期(29.6天)偏多11.9天,为历史同期最多值,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偏多10~15天,贵州中部、浙江东南部、福建大部偏多15天以上。

 

南方为何持续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任福民解释,主要是由于冷空气频发,南方水汽输送活跃,冷暖空气交汇在南方地区,导致稳定有效的降水。

进入详情

阴雨伴寒意 专家称影响利弊兼有

持续的低温阴雨天给南方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地质灾害。据民政部门灾情统计,3月5日至11日,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其中,广东清远市清新县、湖南益阳市赫山区因降水引发山体滑坡灾害,分别造成7人和5人死亡;浙江连阴雨灾害造成7.1万人受灾。

 

尽管离入汛还有近两个月,但江西和浙江两省降水量分别比常年同期偏多七成和六成,部分地区出现罕见早汛,一些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河水涨了,水库满了,部分水库和山塘已溢洪。

 

 

长期阴雨寡照导致大田作物生长缓慢,部分长势偏差。但专家表示,目前,江南大部地区还未进行春播,降雨对增加土壤墒情极为有利。从短期来看,连阴雨天气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丰富的降水,特别是贵如油的春雨,利于防治干旱的发生,如果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协调,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益处。

 

进入详情

这种天气何时才能“转型”?

南方未来天气如何?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小玉表示,受冷空气影响,14日开始,南方地区的连阴雨天气又将“卷土重来”,江淮、江汉大部、江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黄小玉透露,随着温度的逐步回升,此次连阴雨天气期间,平均温度较上次过程温度高,平均温度将达14℃。其次,此次连阴雨将影响江南、华南、江淮和贵州,较上次过程影响范围更广。再次,强降雨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沿江一带,降雨量与上次过程差别不大,但强降水区域北推。

 

近期南方阴雨天气仍然较多,进入春季后气温起伏大,专家建议应密切关注阶段性低温天气对早稻播种育秧等带来的不利影响,落实早稻秧苗防寒防冻措施,做好田间管理和排渍工作。同时,南方各地应密切监视雨情和汛情变化,加强中小河流堤坝、病险水库隐患排查和除险加固工作,防范局地强降雨或持续性降雨可能引发的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进入详情

结语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破纪录”和“罕见”事件也显著增多。虽然不能确定地说这次南方持续低温连阴雨天气就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但毋庸置疑的是,大家应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的能力。

 

面对全球变暖的大趋势,我们除了被动应对,更重要的是主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为节能减排、减缓全球变暖做出自己的贡献。

往期回顾

栏目制作团队 监制:卫晓莉 顾问:李小泉 策划:徐辉 编辑制作:刘珺 视觉效果:李婷婷、苏源 栏目邮箱weather728@163.com
关于我们-营销中心-广告服务-联系我们-人员招聘-网站律师-客服中心-会员注册-中国天气通-mobile版-微天气-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版权声明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与商务推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郑重声明:使用本站天气信息,请与本站联系获取天气信息使用授权 授权邮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证010385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