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封地地不封,大雪封河河无冰”。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一般在每年的11月22或23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专家萧放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小雪时节天气变冷,人们会糊窗户防寒,同时开始贮存大白菜,做一些腌菜、腌肉的工作,以备冬天食用。

“小雪”节气注意防寒保暖

小雪,是一个反应气温变化以及天气现象的节气。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从星象角度来说,“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而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作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初露容颜。

古人认为,此时天空中的阳气继续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愈发厉害,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北方适时飘落的雪花,是提醒人们要注意御寒保暖的信号。

民间有很多与小雪有关的农谚,比如“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指的就是小雪落雪的话,来年雨水均匀,没有大的旱涝。此外,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积雪的保暖作用,也有利于土壤变得肥沃。

北方地区小雪节气以后,果农开始为果树修枝,以草秸编箔包扎株杆,以防果树受冻。萧放说,到了小雪,因为天气变冷,人们会把门窗糊好,开始储存白菜,留待过冬食用。

做腊肉,尝糍粑……这些习俗与美味有关

俗话说,“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一到,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十分干燥,正是加工腊肉的好时机。所以,不少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前后,刚好是一餐美味。

而在南方的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也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农民用来祭祀牛神。

据公开资料显示,小雪前后,土家族则有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其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吃“刨汤”,亦是他们的风俗习惯。

“在农村,由于天气原因,外面大规模的农事活动已经结束。人们会在屋里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劳动,做竹编,纺织等。”萧放介绍。

他表示,此外,在有些地方,如果小雪节气这天下雪了,会收集雪水,装在一个瓷器里,认为雪水可以治疗火疮、热毒。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一种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