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兰屯市位于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南端,地处大兴安岭中段东麓与松嫩平原西侧交汇处,是1903年伴随中东铁路全线通车而兴起的一座百年老城,行政区域总面积1.69万平方公里,辖8镇4乡7个街道,总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26万,是呼伦贝尔市总人口和农业人口最多的旗市。扎兰屯素有“塞外苏杭”“北国江南”的美誉,被认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扎兰屯地处内蒙古与黑龙江跨省门户,一直以来承担着呼伦贝尔地区的商品批发及储备任务,是辐射滨洲线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同时也是“哈大齐呼”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和“一带一路”上内蒙古承接产业的潜在中心。区位优势明显。市域内多条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纵横交汇,滨州铁路、阿扎铁路纵贯全境,与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市有铁路、公路相连,是岭东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此外,呼伦贝尔岭东地区唯一的机场--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已投入使用,齐海满客运专线也将在此经过,初步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

扎兰屯市生态系统完好。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大体为“七林二草一分田”的格局,拥有链条完整的自然生物族谱。年平均气温3.9℃,年平均降水量509.6 毫米,无霜期年均180天。境内森林面积119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0.04%,草原植被盖度76%,盛产榛子、蘑菇、山野菜等野生山产品。耕地面积359 万亩,境内有主要河流47条,形成雅鲁河、绰尔河、济沁河、音河四大水系,市域水资源总量约25亿立方米。市域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无大型工业污染源,属于一片天然绿色净土。

旅游资源独特。扎兰屯市自然风光清新秀美,叶剑英、叶圣陶、老舍等领导和文化名人都曾留下美好诗篇。目前,扎兰屯市基本形成了以柴河为主的森林火山天池景区,以市区吊桥公园、秀水景区等为主的自然风光景区,以金龙山滑雪场为主的冬季滑雪度假景区,以“三少民族”及蒙古族、朝鲜族聚集地为主的民族民俗游景区,以中东铁路博物馆、伪兴安东省博物馆等为主的历史文化景区。现有4A景区1处(吊桥公园),3A景区1处(鹿鸣山庄),2A景区2处(金龙山、中东铁路博物馆)。目前重点打造了“春赏杜鹃、夏漂流、秋季采摘、冬滑雪”四季旅游主题品牌。

民俗文化多元。扎兰屯是1903 年伴随着中东铁路全线通车而快速兴起的一座百年老城,既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确认的革命老区。全市共有21个少数民族,拥有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3个民族乡、1个蒙古族聚居乡和23 个民族村。乌兰夫同志曾于新中国黎明前在此运筹帷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此屯兵扎寨,金长城纵贯南北。多年来,农耕文化、中东铁路文化、“三少”民族文化、蒙元文化、朝鲜族文化等在此交融、汇集、沉淀,造就了扎兰屯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民俗风情。扎兰屯市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建成乌兰夫扎兰屯工作旧址纪念馆等11 座各具特色的博物馆,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和中东铁路风情历史文化街区成为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扎兰屯市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全市现有各类学校108所,年在校生3.3万余人。原有的农牧、林业、师范、卫生等四所中专学校历史悠久,2015年整合组建为扎兰屯职业学院,成为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第一所大学,学院以农牧林业、师范教育、医疗卫生为重点,致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2014年成功引入中国民航大学内蒙古飞行学院,为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借助扶贫产业开发,积极培育开发文化产业项目,对书法、根艺、石艺、篆刻等艺术进行挖掘整理,扶持带动工笔画、羽毛画、剪纸、钢笔画、书法等一批民间文化艺术产业。与此同时,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在基层乡镇相继建成鄂伦春部落、达斡尔民俗村、成吉思汗驿站和朝鲜族度假村等一批以“三少”民族民俗文化、蒙元历史文化为支撑点的特色景区,实现以旅游带文化,以文化促旅游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