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气象局联合财政部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气象领域专家、媒体记者组成调研组,探索农业气候资源潜力与应对气候变化策略,先后赴黑龙江、陕西、江西等地开展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工作调研,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探访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试点工作进展。
农业生产要“看天吃饭”,但如今,农民们种地所依的“天时”与往昔已经大不相同。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共和镇,种植大户吴洪春看着自家的玉米地说:“我种了几十年的地,20年前基本都是‘五一’左右播种,现在气温总体偏高,播种日期也提前了10天左右。”
挑战与机遇
2024年3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23年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7月,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指出,亚洲地表年平均气温和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1961年以来全国平均暴雨日数增加了10%,极端强降水事件亦呈增多趋势。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暖湿化趋势愈发明显,农业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气温的升高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使原本适应特定气候的作物无法继续保持原来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通过调整播种时间、播种地点以及选择其他品种来降低影响。另一方面,极端降水增多可能引发洪涝灾害、淹没农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增多也会导致作物减产。此外,暖湿化趋势也为病虫害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农民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成本防治病虫害,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但同时,全新的机遇也随之而来。
“农民已经在生产过程中感受到热量条件的变化,有些人会自发选择种植跨积温带、生长期更长的作物品种。”齐齐哈尔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王长海介绍。
在陕西,政府主导苹果种植带北扩之前,一些北部山区的农民已经在积极探索适应新气候条件的种植方式,选择一些耐寒的品种在山地上种植,赚得山地苹果“第一桶金”。
不可忽视的是,这些自发的尝试缺乏科学指导,就像在和自然“赌博”,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例如21世纪初,江西省吉安地区曾因忽视气候条件盲目引进琯溪蜜柚,在一次低温冻害过程后,种植户“颗粒无收”,极大挫伤了种植积极性。
进一步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科学指导农业生产趋利避害迫在眉睫。2023年,一件惠农惠民的大事发生——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研究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
2023年,中国气象局联合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展新一轮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预研究;2024年,中国气象局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2024年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试点工作方案》,选择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较为敏感且工作基础较好的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西、河南、新疆、陕西等7个省(自治区)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试点,推进此项工作落地实施。
“农业气候资源普查与区划,是整体工作的两个不同阶段。”试点工作组办公室副主任喻迎春介绍。此次普查分为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生产普查。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农业热量资源、光照资源、水分资源、风资源等,而农业生产普查则包括县域农业种植制度、种植作物品种和产量品质、作物生育期、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病虫害、农业生产成本和收益等。在获得普查数据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开展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气候区划、产量气候区划、品质气候区划、主要气象灾害和病虫害气候区划等。
“此项工作的开展,对各地农业生产发挥区域气候优势、减轻气象灾害损失、提高气候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试点工作组技术组副组长、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廖要明指出。
顺势与借势
气候变化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顺应变化带来的挑战,并挖掘其中潜在的机遇,成为试点工作需要探索的命题。
“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远比想象中复杂。”试点工作组组长、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亚伟指出。近年来,试点省份在常年应对气候变化经验的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几个月的系统试点工作,轮廓渐趋清晰。
面对挑战,顺势而为,知己知彼——
“我们这里原本处于第三积温带,如今划分到了第二积温带,种植品种和种植结构都有了调整。”在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的北纬47度绿色有机科技园区内,负责人宋丽双与记者聊起黑龙江积温带的变迁。“今年,在前期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我们提前一周左右进行播种,有效增加了作物生长季的积温,预计产量也将提高。”
积温,是某一时期内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热量资源状况;而积温带,则是根据积温的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积温越高,代表该地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越好。近年来,黑龙江省各地积温显著增加,2022年,黑龙江省时隔三十年重启积温带划分工作,将10℃以上有效活动积温由大到小分为一至六积温带,为农业种植结构和品种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长久以来,农民在选种问题上都很依赖积温带。”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刘月辉说。黑河市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地级市,如今横跨三、四、五、六共四个积温带。目前第三、第四积温带面积显著增加,粮食作物的可种植区范围不断扩大。随着积温增加,农民倾向于选择一些生育期更长的中晚熟品种来增加产量。
“积温带的重新划分,是顺应气候变化趋势、保障农民增产增收的必然选择。”黑龙江省气象局减灾处处长马旭清介绍。目前,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在前期积温带划分工作的基础上,本着“边普查、边应用”的原则,开展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农业生产普查与大豆气候区划普查。已完成33项农业气候资源普查计算,获得4万组普查数据。完成100幅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图、24幅农业气候资源时间变化特征分析图的绘制。
“将来嫩江农业气候区划试点工作成果落地后,能增强农民对选种的信心。”刘月辉对此充满期待。
在陕西省延安市的洛川苹果试验站试验田内,多种苹果树在阳光下整齐排列,枝叶繁茂。果树上方,细密的防雹网交织成片。“苹果生长最怕开花期冻害、冰雹等气象灾害。”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美荣介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陕西省光温水资源变化显著,且极端气象灾害频发,给果业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为应对气象灾害,从2021起,陕西省气象部门和果业部门联合开展新一轮果树区划研究。研究融合应用陕西及周边省份154个气象站和1000余个加密区域气象站观测数据以及果品产量品质、果树气象灾害历史信息等多源数据资料,编制形成7种主要果树气候适宜性区划图85幅,包含单灾种和复合灾种的省级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62幅,为陕西苹果、猕猴桃等果业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应对气象灾害提供直接参考。如今,试点工作在前期良好的基础上有了更新进展,已完成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工作任务的70%、区划工作的50%。
面向机遇,借势出击,化被动为主动——
“年平均气温作为生长季长度和热量供应的重要表征,对苹果正常发育进程和果实品质有着密切影响。”李美荣说。近30年,陕西北部适应苹果种植的8.5℃年平均气温等温线逐渐向北、向西拓展,苹果生长水分需求下限4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也进一步北移。气候变化给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从1956年起,陕西省在秦岭北麓布局苹果林带,随后这一种植区域逐渐扩展至渭北地区。2008年,陕西省实施苹果产业“北扩西移”战略,延安北部及榆林南部的多个区县加入苹果种植行列,陕西省一跃成为全国第一苹果大省。历经多年发展,如今苹果产业已经覆盖延安下辖13个县市,延安也跃升为中国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2024年,延安市成立苹果气象科技小院,围绕苹果全产业链条开展气象研究,进一步拓展气候资源在苹果产业发展中的优势。
不仅仅是种植边界与规模的扩展,气候变化对作物品质也有着长远的影响,这一点在江西省柑橘产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如今,我每天都要看天气预报,气象部门的预测和服务已经成为脐橙种植的‘指挥棒’。”信丰县脐橙种植大户卢培金表示,自己是一名气象爱好者,自发建立了一个农业气象信息沟通群,每天总结天气信息并分享给种植户们。
信丰县是赣南脐橙的种植大县,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多,低温冻害、高温热害等频发,严重影响柑橘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信丰县地势条件复杂,具有小气候特征,科学引种育种、合理规划种植区、全面做好病虫害防治等都对气象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传统的气候区划告诉我们赣南脐橙可以在哪里种植,新的气候区划进一步告诉我们赣南脐橙种在哪里产量高、品质好。”信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贤联说。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记者能够感受到当地政府对区划工作的热切关注。
今年,江西省气象局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成立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区划与成果应用领导小组,坚持“按需普查、按用区划”原则,根据“产、销、供、研”全链条关注重点确定普查要素,完成了江西省柑橘种植、产量、品质、主要气象灾害和主要病虫害气候等5类区划。
“本次试点工作首次开展产量、品质、主要病虫害的气候区划。”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副主任蔡哲告诉记者,此举将对柑橘品质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2024年4月,赣州市政府印发进一步推进赣南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利用气候资源变化优势,优化脐橙品种布局,扩大中、晚熟品种种植规模,早、中、晚熟脐橙品种结构比例争取达到10∶80∶10,特色柑橘优势品种恢复发展到20万亩左右,优质果品率达85%以上。
蓝图愈发清晰
试点工作已经过半,农业气候资源普查与区划的蓝图徐徐展开,沿着试点省份的经验路径,全国范围内的普查与区划工作也将于明年全面展开。
气象部门计划利用两年时间,摸清全国及区域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完成国省市县四级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生产普查工作,绘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图,提出当地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对策建议。农业气候区划则采取逐年滚动的方式,利用四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
2024年试点省(自治区)及作物分布示意图国家气候中心供图
“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地方政府、农业技术管理部门、生产企业和农户对该项工作重要性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待。”谈及调研的感受,廖要明说。
调研过程中,记者发现各地普遍提到数据收集面临一定困难;农业生产普查、气候资源普查的技术手段仍有待强化;部分地区的历史记录不够完善,数据获取困难,导致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充分保障等问题。
“要把该项工作做好,还得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的合作和资料共享,同时加强宣传,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廖要明说,另一方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也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保证人员等资源的投入,建立相应的奖励激励机制,提升参与人员积极性。
此外,一些气象部门人员存在对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的问题。喻迎春认为,目前工作处于试点阶段,下一步还应制定完整的工作标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为没有前期经验的省份提供方案和规范。
针对这些问题,工作组将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通过更高水平的气象观测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加强科学研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以及部门与企业需求,建立更加科学的模型,不断优化区划结果,使其更加科学实用。此外,通过举办培训等方式,提高对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工作效率与水平。
“未来区划工作要形成闭环,包括指标确立、模型建立、结果验证、结果应用、需求和成效调研等。”喻迎春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业气候资源普查与区划工作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通过科学的区划和指导,未来将实现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持续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气象服务将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作者:闫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