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日益显著,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愈发凸显。中国气象局始终以提升全球监测、预报和服务能力为己任,坚定地站在“气候行动最前线”,无论是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服务保障,还是灾害前的风险管理,无不向国际社会分享着中国经验、贡献着中国智慧。同时,作为地球家园的一分子,我们同样是“气候行动”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本期策划带您一同走进“气候行动最前线”来一探究竟。

行动在风险成为灾害之前

当气候变化已然成为事实,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显然是审时度势之举。实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最能体现“气候行动最前线”。早在2011年,中国气象局就出台了《现代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开始布局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体系和能力建设。

在中国气象局党组部署下,国家气候中心于2016年成立了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致力于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建设。2019年7月,由国家气候中心研发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系统通过业务化评审,并随即在国家级业务单位推广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

何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主任王国复说,这是对气象灾害事件进行立体多维的客观化、定量化预测,并从风险对服务对象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进行前瞻性管理,而非只聚焦气象灾害事件的某个单点。这就要求,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重点在灾害发生前的预防,并且注重长期控制和管理,从摸清灾害发生的客观规律到识别灾害风险区域、评估灾害风险水平,再到管理并降低灾害发生的影响,进而形成闭环。

为什么要进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王国复提到,实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一是应外在形势,二是应内在需求。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面临的灾害风险形势严峻。气象灾害更是呈现出四大特征——频发性(年年周而复始,一年四季皆有);分布广(遍布全国各地,影响程度不一);灾种多(南方台风暴雨,北方冰雪沙尘);灾损大(损失积累大,占1%—3%GDP)。另外,全球变暖也加剧了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多项研究认为,全球变暖造成极端灾害事件呈现多发、强发、并发之势。

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角度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也是应需之举。与其注重灾后救助、减少灾害损失,不如向注重灾前预防、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其次,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的实施面临着两大难题——人口密集、高暴露度的城镇和高脆弱性的农村,这些因素增加了防灾减灾的困难,实施灾前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更显必要。最后,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气象业务发展也要实现从灾害性天气预警向气象灾害风险预估转变,这也是向基于影响预报的转变。

外在形势刻不容缓,内在需求亟待满足,所以行动才坚定迅速。历经8年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其业务基本实现客观化、定量化和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技术体系已初步建成。目前,包括台风、暴雨、干旱、高温等重大灾害实时监测识别和精细化风险评估技术成功研制,形成了不同时空尺度的灾害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预估、风险区划等一体化的业务技术流程和规范。此外,建成了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系统(天鉴),该业务系统覆盖灾害风险管理等7大类业务,具备了从灾害监测识别、影响评估到风险预估和精细化区划等业务功能,每年依托该系统编制的决策服务材料多达200—300份。

为了摸清灾害风险底数,识别高风险区域并客观评价灾害综合风险水平,2020年以来,在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的统一协调部署下,国家气候中心牵头联合多家单位,组织完成了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阶段性工作,编制了10灾种20个技术标准,开发了31个省(区、市)的风险评估与区划系统软件,并通过开展全国性技术培训和专题研讨,实现了客观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向全国各级气象部门的辐射。基于普查形成的首个历史气象灾害事件库,为客观化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发展和新技术研发,提供了翔实的研究样本。

未来,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如何加强?王国复建议,从预警系统、风险评估、应对方案、跨部门协作、教育宣传和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气象监测和预测技术,及时发现可能的气象灾害风险,并快速发布预警,帮助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形成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闭环,减轻灾害损失。根据地区、行业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明确风险等级和分布情况,有的放矢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包括应急预案、救援调配、物资储备等在内的气象灾害风险应对方案,确保应对有序、有效。此外,各部门之间关于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协作及信息共享要加强,金融保险行业在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和损失分担中的作用也可充分挖掘发挥,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科普宣传工作需强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同步,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危与机并存,不确定性中有风险也蕴藏机遇。气象部门直面风险、管理风险,在避害之外,也在积极争取并不断抓住机遇“趋利”,时刻走在“气候行动最前线”。(刘蕊)

气象能源跨界牵手 风光发电更“靠谱”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总量不断攀升。而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的叠加下,能源领域正面临重大影响和严峻挑战。新能源已成为我国电力需求增量的主要供应来源并持续蓬勃发展,而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具有对天气变化和灾害性天气的“高度敏感”,气象服务“同步跟上”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那么,风能太阳能供电是如何摆脱“看天吃饭”窘境的?气象部门对于风能太阳能预报采用了哪些技术和手段?预报结果和产品又如何应用?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风能太阳能中心(以下简称“风能太阳能中心”)高级工程师高金兵。

qxtx图为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北郝营村光伏扶贫电站 图/文 马洵

摸清家底 让“追风逐日”成为现实

风能太阳能发电已经成为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但因其波动性、间歇性等特征,在发电出力时易受气象条件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直接影响着新型电力系统运营调度和运行安全,因此,“双碳”战略下可再生能源发展对新能源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高金兵表示:“精准掌握资源情况是风能太阳能实现高效开发的基础,为了避免盲目开发,我们需要事先进行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

那么,如何测算摸清风能太阳能资源的位置、区域范围和储量?据了解,气象部门多次针对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展普查、详查以及风能太阳能场站的精细化资源评估。高金兵谈到,普查主要是指对全国风能太阳能资源总量进行计算;详查主要是评估区域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计算资源量和技术可开发量等;场站精细化资源评估则是通过测算资源量和发电量,为风电场、太阳能电站的建设运行提供实时气象服务。

不仅如此,风能太阳能中心还连续10年发布《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详细分析了每年全国各地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情况,为能源行业相关企业提高发电量和开展效益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依据。

这样一来,通过非常详尽的气象观测资料,风能、太阳能供电不再“看天吃饭”,气象工作者精细化的“追风逐日”一步步成为现实。

精准预报 构建无缝隙预报预测业务

气候资源的挖掘将自然风光“升级”为可开采利用的能源,而精准的气象预报让这些能源的转换效率迈上新台阶。

“保障风能太阳能发电安全高效消纳,需要精准预测风速和辐照度等关键新能源发电气象要素,但传统的天气预报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于是国家级风能太阳能气象预报‘应运而生’。”高金兵介绍,目前,我国已具备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监测评估和短临-短期-月-季-年全尺度、无缝隙的预报服务能力。

2022年3月15日,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气象预报系统(CMA-WSP)正式发布风能太阳能短期预报产品。产品涵盖开展风功率、光伏发电功率预报所需的气象要素,如边界层分层温、湿、风场以及到达地表短波辐射、地面气压、降水量等,时间分辨率为15分钟,空间分辨率为9公里,覆盖中国陆地区域,预报频次为每天1次,预报时效达126小时。2023年5月15日,CMA-WSP系统升级为2.0版,辐射、风速等预报误差显著降低,预报时效延长至336小时,新增风光发电气象条件专业预报产品,可满足风能太阳能行业的预报服务需求。

为进一步完善风能太阳能发电无缝隙预报预测业务,2023年2月16日,国家级风能太阳能资源气候预测产品首次下发,标志着我国具备了风能太阳能资源气候预测业务能力,该产品每月中旬滚动发布,可预报未来一个月的平均气温距平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100米高度风速和水平面总辐照量及其距平百分率等。

qxtx黑龙江省鹤岗市充分发掘风能,当地的气象部门成立专门团队,为风电生产、输送提供气象服务。图为当地的风力发电设备 图/文 姜道龙 王志敏

助力新能源发展 打造全链条气象服务

如今,风能太阳能气象业务的核心科技支撑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大幅提升,风能太阳能气象服务在保障国家制定新能源重大规划和工程、能源保供、能源电力气象防灾减灾、电力调度与交易等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高金兵表示:“新能源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后评价等均需考虑气象因素,可以说,气象影响遍布了新能源发电的全生命周期。”

记者了解到,湖北省气象局成立了能源气象服务业务创新团队,紧紧围绕本省大力发展风光水清洁能源电能的战略规划,致力于研发风电场、光伏电站宏微观选址、资源评估、发电功率预测、运维、气候影响评价、生态修复论证等全链条服务关键技术,利用长年积累的资源年景评价及中长期趋势预测资料,为全省发展新能源提供生产、输送、消纳的全链条气象服务。

合理有效开发风能太阳能资源是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面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服务,是气象部门服务我国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发展、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工作,展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担当。高金兵表示,气象部门正在探索打造集监测、预报预警、能源气象预报、气候预测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建立“全链条”闭环式新机制,为行业企业提供准确率满足行业考核、性能优质稳定的预报服务产品,保障能源电力安全运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王婉)

每个人都在“最前线”

面对变化的气候,日常生活中的我们除了要节能减排以外,也要学会适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作为地球大家庭一分子的我们,该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听听大家怎么说——

受益于我国气象灾害“早预警”举措,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提前量越来越足,对各行各业的防灾减灾指导性也越来越强。通过关注气象灾害预警,公众可以合理规划出行,规避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和风险。(河北省 刘敏)

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灾害应急演练,增强个人应对突发气象事件及灾害的意识和能力。(云南省 黄诗棋)

关注天气预报,根据气象局的指导及时做好应对,我平时也会了解灾害天气及其应对方法,比如暴雨、龙卷、高温等,制定家庭应急计划、适当储备应急物资。(江苏省 陈志立)

气候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面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就要做到“减缓”与“适应”并重。“减缓”需要我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转向可再生能源,提倡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而“适应”则需要建立更完备的基础设施,采取有效的灾害风险管理措施。(黑龙江省 胡玥明)

工作后,受快速时尚的节奏影响,我经常购入新衣服,但流行的款式很快过时,旧衣服的堆积让整理成了难题。当知道生产涤纶和尼龙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时,我开始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气候变暖背景下,按需购买也是有效的减排方式之一,方方面面的“节约”也是一种行动。(山东省 刘正阳)

通过网络学习,将家中剩余的洋葱、大蒜和生菜分别培育在水瓶里。通过简单的种植与收获,更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同时,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这些习惯几乎没有成本,却为日常生活增添了诸多惊喜。(江西省 刘禹杉)

通过公益渠道认植种养小树苗,或者在家中阳台种植绿色植物,既能美化环境,也为“氧气制造”添砖加瓦。(湖南省 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