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正在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表现为冬季呈暖北极冷欧亚型,夏季欧亚地区年温度变化表现为高温热浪。12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在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气象局共同主办的专家创新大讲堂上,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关系和表现,并称全球已进入一个气候变化的新常态,有必要提出和建立新的适应战略和应对机制。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全球平均温度是确定和量化全球气候变暖演变特征的两个相互关联,但又表征气候变暖不同特征的关键物理量。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由全球不同时间范围内平均温度表征,是包括陆地与海洋在内的整个地球在某个时段中所有观测站获得的温度测量值的时空平均值。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代表的是显著偏离气候平均值,发生概率很低的天气气候事件,但强度或变率很大,如暴雨、洪水、高温热浪等,经常造成严重的气象灾害。

监测分析显示,1989年至2016年,北极冬季气温上升比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快得多,而欧亚的冬季变得更冷,强降温事件频频发生。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北极地区出现暴发性增温。在我国,2016年1月下旬出现的“超级寒潮”,气温0℃线南压至华南北部。夏季时段的高温热浪事件越发常态化,2022年6月1日至8月18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为12.5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3天,是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2023年高温日数仅次于2022年,比常年同期偏多3.9天。研究表明,历史的热夏或热年在今后20年对全球一半的人口将是一个新常态,且许多地区在今后40年将可能转入一个新的季节热气候态。

全球观测系统表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及其影响的严重程度,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但发生了变化,未来还将随全球气候变暖的增加继续变化和增强。如果全球变暖能稳定在1.5℃,将明显限制未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

丁一汇强调,在全球气候变暖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已显著影响我国诸多领域的安全。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新情况和新问题,也给我们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重大启示:

一是全球已进入一个气候变化的新常态。在这个气候新常态下提出和建立新的适应战略和应对机制是完全必要的。

二是在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下,要关注对极端天气气候更为敏感、更为脆弱的领域,如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沿海重大城市的合理发展与适应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三是要建立气候新常态下的气候风险评估和长期极端天气气候预警系统,以应对中长期可能发生的重大气候风险所造成的严重甚至灾难性的灾害。(作者:苗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