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 柴麒敏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 简菊芳

观点:

控制地球温升需各国采取快速有效的减排行动,分区域、分阶段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

就全球而言,低碳转型发展是机遇也是调整;对我国而言,技术进步和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转型基础,绿色发展不仅是要求,且适合我国国情。

减排行动刻不容缓

近百年来,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使得原本被“封存”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被过多释放出来,超过地球承载能力造成全球变暖,并由此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过去50年,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日渐深重,有记录的灾难数量增加了五倍,经济损失增加了七倍。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繁、强度和严重性有所增加,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严重、高温热浪事件发生频繁、蝗灾等威胁粮食安全、气候难民增加、森林火灾多发等。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指出,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减缓政策和行动,到2100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相对工业化前将升高3.7至4.8℃,海平面上升0.6至0.8米,这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全球性灾难和巨大经济损失。

研究表明,将温升控制在1.5℃以内造成的影响和风险与温升2℃相比要小很多。

柴麒敏指出,无论是控制在1.5℃还是2℃以内,全球剩余碳排放空间均非常有限,急需采取积极有效和快速的减排行动,分时间段和区域,逐步在全球范围内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低碳转型发展,机遇挑战并存

要将人为排放的碳通过人为方式清除或者将其抵消,增加森林碳汇、发展碳移除等技术是科学可行的;走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发展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

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各国面临的挑战都是巨大的。柴麒敏认为,实现长期目标需要进行快速、深远和前所未有的变革,但短期目标的力度提高更为重要,发达国家应发挥率先减排示范作用。

根据气候雄心峰会的承诺,我国从达峰到碳中和,只有短短30年左右的时间,远远低于欧盟等承诺时间。柴麒敏认为,需要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这个时间,目前,我国有更好的经济基础和科技支撑,在应对挑战过程中,同样有较多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将以此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经济形态,像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先进储能、绿氢冶金和化工、零碳建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气化高速铁路等新型低排放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未来重要的投资方向,创新和绿色发展也与我国所倡导的产业转型向中高端发展、高质量发展是高度一致的。

但是,这并不表示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碳中和。目前,中国绿色复苏的观点是明确的、态度是坚决的,投入也是巨大的。

全球碳中和,需要加大技术支撑力度

对于全球碳中和,不能理解为到本世纪中叶,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同步实现。理想的状况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率先实现碳中和,有的实现负排放,还有一些仍有少量排放,全球组合起来形成碳中和状态。也就是说,不同经济体实现碳中和要有差别对待。

近年来,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走绿色和低碳发展之路,国家通过政策、资金等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引导产业转型向低碳和无碳发展。同时,在低碳能源、碳移除技术等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例如,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基础上,加大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和循环利用。未来,储能技术、电池技术发展和突破等关键性技术被寄予厚望。

除了新技术利用的挑战,还有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也会受到气候本身和天气条件等制约,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这就需要我国加大组合技术研发,走数字和绿色两翼驱动之路。目前,气象部门针对清洁能源利用开展了大数据应用等相关服务,为新能源企业技术提升、产能调度等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对于产业转型发展中一些高度依赖于能源发展的产业和区域,不可避免出现转型中的阵痛,柴麒敏表示,这需要国家制定和研究出具有前瞻性的政策,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从政策设计、产业布局等方面,实现公平转型,为受影响的地区、产业和人群提供保障和支撑。

尽管有一些问题存在,但是低碳和无碳发展的前景可期。预计到2030年,低碳领域的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可达到6300万人,全国低碳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23万亿元,对GDP的贡献将超过16%。

同时,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可以推动创新、提高经济增长并带来如可持续发展、增强能源安全、改善公共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等广泛效益。(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年12月25日三版 责任编辑:王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