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11日,北京首都机场由于风沙、浮尘天气,于10时至17时关闭。当时最小能见度仅0.7~0.9公里,持续了2~3小时,并有颠簸。10时前起飞的飞机,只好备降天津,17时半以后白陆续返京。这种天气现象持续了7天左右,致使很多航班不正常,机场聚集了成百上千乘客,影响了飞机的正常运输。这种情况是二十多年来所没有的。

风沙是大量尘土、沙粒被风吹起,飞扬于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现象。其中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称为沙暴;水平能见度等于或大于1公里而小于10公里的,称为扬沙。

浮尘的形成,是由于风沙过后,被卷扬升腾的沙土中较重的颗粒降落地面后,大量细小的尘粒仍漂浮空中,使空中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它是风沙的伴生现象。

形成风沙必须有强风,一般要有10米/秒以上的风。同时,土质干松也是形成风沙的必要条件。沙漠、沙丘群、沙群和长期干旱的壤土地带最有利于风沙的形成。而冻土、湿地、植物覆盖的地表面,即使有大风,一般也不会形成风沙。

浮尘有本地产生的,也有从外地以来的。本地产生的浮尘多出现在地面大风减弱、风沙天气结束,本地大气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浮尘则多是从外地移来的,4月11日北京的风沙、浮尘天气就属这一种。

这次北京的风沙、浮尘天气,是由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高空和地面上,有强劲的西北—偏北大风造成的。它横扫甘肃、宁夏、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北京、天津等地,范围近1000公里,持续时间达7天左右。当时天空呈土黄色,阳光昏暗,垂直能见度恶劣,估计仅有7000米(因机场关闭,缺乏高空的实际观测资料)。

由于浮尘所达高度较高,所以浮尘对飞行的影响,不仅在于地面水平能见度低,影响飞机起落,垂直能见度差,影响目视飞行,还在于空中细小沙粒影响发动机、天线、导航设备等。因此,不宜较长时间在浮尘层中飞行。

我国的风沙天气,以春季3~4月最多。因为这时北方土地解冻,草木不盛,大风日数又多,有利于风沙、浮尘的形成。而冬季许多地方是冻土,夏秋季节雨水较多,土地湿润,草木茂盛,所以,这三季风沙较少。

就地区分布而言,这种天气北方多于南方。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风沙较多。这些地区由于土质比较干松,常有强风,沙尘就会随风飘扬,使空中能见度变坏,对飞行活动影响较大。而长江以南地区则较少出现。

作风沙天气预报时,首先要分析天气形势,判断未来是否可能产生大风和明显降水。然后,再根据风向和风的强度、地表性质,确定有无风沙形成。浮尘,大多是从外地移来,因此预报浮尘天气是,应注意预报地区的上游,是否已有风沙、浮尘,以及当时空中风向、风速。利用高空风向对浮尘作平移外推,预报效果较好。空中气流究竟取哪一个高度为好,应视上游地区浮尘所达到的高度来决定。如这次北京出现风沙、浮尘天气前,位于北京上风向的太原,已于4月11日06时出现了浮尘天气,能见度小于1公里,7000米的高空的风速约70~80公里/小时,太原~北京的直线距离约350公里,风沙、浮尘移到北京,仅需4个多小时。结果北京于11日10时多就出现了风沙、浮尘天气。当然在预报中还必须考虑天气系统的强弱变化问题。

作者:白秋华  摘自《气象知识》198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