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诗句。这首诗因其内蕴的深沉朦胧,辞饰的瑰丽,因其色泽的凄艳,情调的迷离,而受到读者的喜爱。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夜雨有着特殊的情思。当我们忧郁、多愁的情绪遇见夜雨,其情感显得更加绵长、更加充满诗意。

拉萨的降雨大多集中在夜间,白天往往晴空万里,可一到晚上,雨水总会悄然来临,天亮之后降雨嘎然而止,依然艳阳高照。拉萨夜雨是高原气候的特殊表现。生活在拉萨的市民,都喜爱拉萨夜雨,原因至少有三方面:一是雨水晚上下、白天放晴,不影响正常出行;二是夜间的雨水是天然的空气“加湿器”;三是雨水净化空气,让人身心舒适。可是在今年,我们明显地感觉到,自5月份以来,拉萨夜雨呈现“姗姗来迟”的状况,气温明显比往年闷热和干燥。与此相应的是,全区大面积出现中度干旱。

放眼全国,华南等地洪涝灾害时有发生。放眼全球,“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影响日益明显,极端气候事件逐年增多。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了那个有名的“蝴蝶效应”: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就可能在遥远的国家造成一场飓风。

在生态环境领域,这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实际上就是我们人类。早在1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以来,有些人就开始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量地、肆无忌惮地往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和有害物质。到了今天,“蝴蝶”扇动翅膀带来的影响比一场“飓风”来得更加猛烈、更具危害性、更有不可未知性:酸雨的肆虐、臭氧层的破坏、南极洲冰川的解体、海平面的上升等,已经是全球性的了;而在青藏高原,冰塔林的消融、雪线的上升……“蝴蝶效应”让人惊悚,100多年前的“蝴蝶”,其影响持续到了今天,并且还在一定时间内持续下去。

值得欣喜的是,面对今年旱情,我区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缓解旱情,力争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化。尽管目前我区大部分地区已进入雨季,早情得到了明显缓解,但抗旱应急响应仍暂缓解除。

拉萨夜雨的“姗姗来迟”,但愿只是今年高原气候变化表现出的一个偶然气象现象。“蝴蝶”扇动翅膀带来的“飓风”影响,但愿早日结束。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随着各项生态环保工程的大力实施,我们的家园必将更加美好,永远都是碧水蓝天的景象。(责任编辑:扎巴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