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欧萱,在上海市气象局气象传媒中心工作,任上海世博会世界气象馆副馆长)

世界气象馆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共同设计、建设的场馆,具体的项目工作由中国气象局和上海市气象局负责。从整个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规模来说,我们对世界气象馆的投入资金相当少,虽然说中国气象局投资的2000万人民币对我们气象部门来说已经是个很大数目了,但是与整个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资金投入相比乃是小巫见大巫。如日本馆的建设是斥资10.9亿元人民币,英国馆为6.8亿元人民币,泰国馆为2亿元人民币,就连世界气象馆隔壁的联合国馆,虽然建设式样非常简单,但资金投入也有3000万美金。

云中水滴幕后的故事
云中水滴

在世博会这样的一个平台上面,我们的世界气象馆不能建设得比其他场馆差,要走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把气象馆建成有特色的馆。基建工程刚开始时我们虽然信心十足,但是那时候情况非常困难,在项目批准下来之前,我们没有任何世界博览会的气象展馆可以借鉴。当时大家都绞尽脑汁,都在想如何才能把气象馆做好。面对那片空地,我们没有任何图纸,甚至没有思路和概念。就在这样困难的时候,有个法国设计师主动向我们提出,可以帮忙做一个气象馆的设计方案,但2个星期后,他提交给我们的设计方案却一塌糊涂,让我们无从下手。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我遇到一位中国年轻的设计师,名叫吴晓飞,在这之前我们从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他也没有什么重大的设计成果,所以我们当时并没有与他合作的意向。然而,他却对我说,他愿意免费提供一套世界气象馆的设计方案。过了没多久,我就拿到了他提供的设计初稿。当仔细研究他的设计方案时,却让我非常欣喜。他的世界气象馆创意来源于一次偶然,当时他正在自家窗前欣赏住宅小区里的风景。上海有很多住宅小区有喷水、造雾的人造景观,他家楼下就有一个喷雾的装置,当他看到造雾效果时,马上就联想到我提供给他的中国气象局的LOGO图案,LOGO里面是一朵云,寻常百姓只要一想到气象就会联想到云,所以他就有了设计、建设一栋像云一样的场馆的想法。他设想那栋房子可以喷雾,气象馆的建筑是采取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方法,仿佛气象馆是浮在云中。这个构思和思路让我有了很大的兴趣,于是我们开始深入探讨这个设计方案,并且开始勾勒设计草图。

云中水滴幕后的故事
云中水滴施工图

中国气象局负责世界气象馆参展项目的是华风影视集团的石永怡总经理,她对我们的构思和设想很感兴趣,并且给了我们巨大的支持。她对我们说:做一个像云一样的房子会更像一个蒙古包,做的东西越纯粹越好,云就是云,不要做成蒙古包。在设计的初期,我们经常从上海飞北京,来来回回三四次,并且聘请了中央美术学院的专家参加世界气象馆的设计项目评审会。中国气象局领导非常重视世界气象馆的项目,多次参加审议。经过反复修改和审查,最终确定目前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