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动物,时时刻刻受着气象条件的影响,它们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防止自然灾害的侵袭,在其世代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某种形式的“感受器”,用来感受某些天气变化的前兆。树木、花草和农作物等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受着环境条件的制约,它们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各生物阶段的出现时间及其他一些异常现象,与气压、气温、湿度、光照、降水和风等气象因子有着密切关系。还有许多无生物,也同样会反映天气气候变化。这些动物、植物和无生物,时时刻刻在用“大自然的语言”即自己的动态,向人们揭示气象的变化。在大气探测手段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先人留给我们的这些民间看天经验,仍不失为青少年、农村信息员和广大气象爱好者的必要参考资料。
    动物的语言
    自古以来,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观察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积累了丰富的动物测天经验,即利用动物的异常变化来预测天气。如,在唐诗中有“水旱卜蛙声”的诗句。在元朝末年的《田家五行》中有“狗吃青草主晴”“海燕忽成群而来主风雨”等说法。为什么在天气变化之前动物的行为会出现异常呢?根据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和动物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得知,在天气变化之前,特别是剧烈天气到来之前,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和大气中的气溶胶以及部分地区的电磁场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动物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使动物出现某些异常反映。根据初步分析,引起动物行为异常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缺氧引起的动物异常。在阴雨天气到来之前,往往出现天空云量增多、气压降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风力变小等现象。这些现象容易造成溶解水中的氧气减少,满足不了水生动物的生活需要,致使鱼虾将头浮出水面或跳出水面来呼吸氧气。因此。在群众中有“鱼起浮有雨”和“河里鱼跳,风雨之兆”等经验。同样,由于气压降低、湿度增大等使土壤中的水分增多、氧气减少,会出现“旱天蚯蚓出洞,有雨必凶”和“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的现象。又如“癞蛤蟆白天出洞,下雨靠得稳”之说,也是由于下雨之前天空云量增多、阳光减弱、湿度增大,适宜癞蛤蟆白天出洞。因为癞蛤蟆是两栖动物,肺的呼吸功能有限,单靠肺呼吸不能满足所需要的氧气,还要靠皮肤进行呼吸,皮肤必须经常保持湿润,才能使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皮肤的黏液中,然后由皮肤进入血液。如果皮肤干燥,就会失去呼吸功能,造成其生活困难,甚至死亡。因此,癞蛤蟆怕阳光和干燥天气,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一般白天很少出洞,多在夜晚活动。
    二是带电粒子变化而引起的动物异常。根据初步探测表明,阴雨天气来临之前,或者连阴雨天转晴时,悬浮在大气中的带电粒子有些变化。实验证明,带正电粒子和带负电粒子对动物的反映是不同的。正离子吸入体内可使动物烦躁不安、神经兴奋;而负离子吸入体内可使动物感到舒适、心情愉快。另外,雷雨、冰雹、大风、风暴、龙卷风、台风等天气都会产生次声波。根据研究得知,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是一种周期为4~8秒、近似正弦的振动。在1 000~2 000千米处,它的声压一般有几百帕。在台风外围的强风区可以产生10赫左右的次声波。这种次声波人们是感觉不到的,但往往被一些动物所感知。据初步分析,泥鳅、蚂蝗的异常行为与伴有雷雨大风的冷锋或切变线天气的活动有关。这可能是引起“泥鳅跳,风雨到”的一种原因。   
    三是动物本能的反映。例如,生在陆上、长在水中的甲鱼,每到夏秋季节上岸生蛋,一般都在夜间单独行动,但是大多数甲鱼生蛋的时期和生蛋的位置大体相近。因此,在群众中有“甲鱼生蛋一条线”的说法。不少地方在群众中流传着“甲鱼放蛋窝,洪水到窝边”的谚语。据说,甲鱼生蛋后一般20天左右会出现一场较大降水或河水猛涨的现象。据分析,这可能是甲鱼本能的反映。因为从甲鱼生蛋到孵出小甲鱼,一般在夏秋季节需要20天左右。如果正当小甲鱼出壳时,河水少、蛋位高,刚出生的小甲鱼因爬到水中去的路长,容易干死在半路;如果蛋位低,甲鱼蛋容易遭到洪水冲毁。甲鱼为了繁殖后代,在世代进化中逐渐形成了防止幼子遭受灾害的本能。类似这种情况的动物还有许多。如“母猪衔草,大雪会落”“喜鹊做窝高雨水大;喜鹊做窝低雨水少”等。
    四是天气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天气季节的变化可引起动物的变化。例如,“群雁南飞天转暖”“雁过十八天有霜”“燕子来得早,春天回暖早”等谚语。大雁、家燕、天鹅等候鸟,每到冬天就飞向温暖的南方去越冬,一到春天再飞回北方。它们每年从繁殖地到越冬地,又从越冬地到繁殖地,行程数千千米而不迷航,都返回到原来地区。这种奇异的行为,有的说是候鸟的本能,有的说是由于候鸟具有适应空中生活的敏锐视力,并能记忆熟悉的广大范围。据说人类的视野半径为9.6千米,而飞翔在2 000米高空中鸟的视野可达100多千米。无论哪种说法都不否认,候鸟迁徙时间的迟早是由自然天气季节的变化引起的。因此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着利用候鸟的迁徙时间来判别当年天气季节变化的谚语。   
    五是天气反常的影响。由于某时段天气出现反常可引起动物的行为异常。例如,在湖南等地广为流传着“正月青蛙叫,秧子撒两道”的谚语。它的含义是,在正月上中旬,若听到青蛙的叫声时,早稻育秧时期将有寒潮天气。由于青蛙是冷血动物,它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而变化,所以它又叫变温动物。根据实验和实地观测得知,一般青蛙在环境温度8℃以下时开始进入休眠期,当环境温度在0℃以下时即可造成其死亡,环境温度在10~15℃时是其最佳活动条件。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每年到秋末,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时,青蛙就钻进水塘潮湿的地面或杂草堆下越冬。有的趴在水中,把背露在外面,用皮肤进行呼吸。到了冬末春初,当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青蛙即可恢复其活动。往往在午后可听到微弱的“呱呱”叫声。根据研究证明,湖南一些地区在2月上旬末到中旬初的时段内,若出现连续3~5天的日平均气温回升到10℃以上,其中有l~2天的平均气温在15℃以上时,一般在3月底4月初将会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早稻秧苗易受冻害,造成严重烂秧现象。群众的这种经验就是利用动物的异常行为来分析判断后期天气变化的。
    可见,动物测天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动物的某些异常行为与天气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无论导致动物异常行为的原因如何。只要通过细心观察、记载,不断总结,就可以揭示出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并可以利用其规律来预测天气。根据经验,一般是低级动物比高级动物对天气变化的反映灵敏;没有驯化的动物比驯化的动物反映灵敏;大多数动物对剧烈天气的变化反映明显,对一般性天气反映不太明显,甚至无反映。
    用动物测天是一件既简便又复杂的工作。说简便是指便于就地取材,不需花钱买设备和维护管理等,凡是人们生活的地方,都有反映天气变化的动物。所谓复杂是指动物的异常行为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要弄清它们与天气变化的关系,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检验。例如,“蚂蚁垒窝要下雨”,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垒窝”,在什么情况下比较好用,哪些月份好用,等等。生搬硬套就不一定灵验了。
植物的语言
    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植物测天经验,至今仍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有关植物测天的原因很多,而且十分复杂。根据初步分析研究,大多数的植物生育期或某些现象综合反映了当时天气、气候的特点,并揭示了前后期天气、气候的变化关系,因此能够预测天气。从植物测天的原因来分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低层气流的作用。低层气流上升可引起一些反常现象,例如“树叶翻背摇,大雨淹过桥”“芋麻叶无风翻白背,有冰雹”等。这类现象大多出现在天气晴朗、风微的午后。主要是由于地面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地表温度急剧上升,使贴近地面的气层增热上浮,产生上升气流,导致树叶出现“翻背摇”的现象。大气低层气流的上升,有利于产生雷阵雨和冰雹等强对流性天气。  
    二是气象因素的作用。由于气温高、湿度大而引起的现象,例如“巴根草生霉天将雨”。巴根草学名叫结缕草,“生霉”是指巴根草的茎与叶的交叉处出现一个个小的白色毛团,像食物霉烂后长出的白毛一样。根据观察分析,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大雨来临之前,气温高、湿度大、云量较多的天气条件下。根据总结,一般田埂、路边等比较干燥地区的巴根草生霉,未来1~3天内有雨。而在潮湿地区的巴根草,由于经常生霉,所以不能用来预测天气。由于气压、气温、湿度等变化而引起的异常物象也可以预测天气,例如“虫窝淌水,天将阴雨”“杨树疤出水,天要下雨”等。“虫窝”是指蛀虫在树上蛀的木质外露、而且有些腐朽之处。树疤是指锯掉大树枝丫后木质外露的地方,好像伤疤一样。春夏季节,杨树、柳树等树木生长旺盛,枝叶繁茂。在正常天气下,一般根部吸收的水分与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所消耗的水分是基本平衡的,即树体内的水分收支相等,不会有“淌水”现象。当阴雨天气来临之前,由于气压降低、湿度增大,加上云量增多等,使树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减弱,这样根部吸收来的水分多而消耗少,剩余的水分就会从容易破裂的韧皮处──虫窝或树疤处溢出。
    三是天气气候变化的作用。由于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引起的一些植物物象也可以预测天气。例如,广东、广西一带有“木棉花开,大冷不再来”,华北地区有“枣树发芽种棉花”等,这类谚语全国各地都有。我们知道,各种植物的发芽、开花等物象与气温的关系密切。它象征着自然天气季节的变化,因此称为物候现象。根据分析,木棉开花时的日平均气温已稳定通过了20℃,一般不会再出现10℃以下的天气。根据初步分析,在华北地区,一般枣树发芽时,日平均气温已稳定通过15℃以上,5厘米(播种棉子的深度)的地温一般都在13℃以上,有利于棉子的发芽,而且出芽后不会再遇到霜冻。 
    另外,在华北北部和内蒙古、东北等地区有“鬼子姜开花,十八天下霜”“野菊花开霜将来”等谚语,这也是季节变化的反映。这两种植物的开花都是在秋后,这时日照时间明显减少,天气逐渐转凉,预示初霜即将来临。
    可以利用物候期的天气来预测后期天气的变化。例如,江南一带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着的“梅花早,倒春寒;梅花迟,防春干”等谚语就属此类。
无生物的语言
    根据自然界中无生物的自身变化或其表面的异常现象来预测未来天气称为无生物测天。凡是位于自然天气条件下的物体都受着气压、气温、湿度、阳光、风等气象要素的影响。无生物体的一些异常变化是由上述气象要素的变化而引起的。这些要素的变化又是天气变化的前兆。因此,人们把无生物称做“土法测天仪”。关于无生物测天的谚语,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是反映大气湿度变化的。这类谚语占大多数,例如“水缸穿裙,阴雨将临”“石头出汗,不久雨见”“成物返潮天将雨”“旱烟回潮,雨在明朝”“灶灰湿结块,定有阴雨来”“琴弦松,雨淙淙”等,这些现象都是由于空气中水汽明显增加、相对湿度增大而引起的。但是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有所不同:“水缸穿裙”和“石头出汗”是由于水缸、石头等物多在室内、墙根等背阴处,或者在傍晚以后,一般它们的温度总是比当时空气的温度低,其饱和水汽压小;就是说,一般在水缸和石头表面容易达到饱和状态。因此当空气中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水缸、柱脚石、墙基石以及背阴处的山石等往往出现凝结的水分。当水缸、石头的温度愈低,空气湿度愈大,凝聚的水分越多。关于咸物、旱烟、灶灰、琴弦等物的返潮问题,主要是由于这些物体内含钠、钾、炭等容易吸收空气中水汽的物质,对空气湿度的变化反映灵敏,容易出现回潮现象。上述现象的出现,表明大气低层湿度明显增加,有暖湿气流侵入。这种情况多是阴雨天气来临之前兆。根据经验,夏季北京地区,当室内自来水管出现“流汗”现象时,一般未来1~2天内将会出现一场雷阵雨天气。相反,上述各类物体由潮变干,预示天气晴好。
    二是反映低层大气状况的。例如“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烟不出屋,关公将哭”等谚语。一般在晴朗无风天气时,炊烟往往袅袅上升,容易散开,可是当阴雨天气来临前,炊烟向下沉或不愿意出屋、散开。这主要是由于烟中含有细小的炭粒,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变成雾滴,体重增大,再加上早晨、傍晚或阴天条件下,近地面层往往有浅薄的逆温层,气层稳定、风静,所以出现“炊烟扑地”“烟不出屋”“烟围着房檐转”等现象。再如“山戴帽,有雨淋”“山起云主雨;山收云主晴”等。所谓山戴帽,是指云层较低,挡住了附近山顶,好像山顶戴上了一顶帽子一样。这种现象表明,低层空气湿度较大,并有上升气流,大气的凝结高度低,有利于产生雷阵雨天气,若遇到有利的天气系统侵入时,易出现较大降水的天气。相反,“山收云”的现象表明有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此外,还有“远处钟声清,何必问天公”“汽笛声明亮,离雨期不长”“河水声大,定把雨下”等。由于空气是可压缩的弹性流体,声音就是依靠空气的弹性来传播的,当空气的弹性好时,音速就快;弹性差时,音速就慢。然而空气的弹性好坏与气温和湿度有关,当气温高、湿度大时,弹性好,音速大;气温低、湿度小时,弹性差,音速小。实际观测表明,当低层大气稳定、乱流微弱、有逆温或顺风等情况下,声音比平常情况下传播的距离远。低层大气的这种状态,有利于降水天气的产生。
    “大自然的语言”尚有许多,需要我们去进一步地挖掘和探索,使祖国的文化遗产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