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谈论天气,却没有多少人敢拿天气打赌。极端天气增多让各行各业蒙受损失,却没办法减低风险。

给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保个险?这个看似不现实的想法正在安徽实现。曾经创造出“小岗精神”的农业大省,如今又准备在农业保险创新上大干一场。勿需实地查勘定损,只要实际发生满足保险条件的气象要素,农民便可获得理赔。

天有不测风云风险能否转嫁?

2010年10月21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超强台风“鲇鱼”正向广东中东部靠近,可能于22日夜间到23日中午登陆,这正好是北京市民周先生乘机飞往国外度假经停广州的时间。

这个2010年全球最强的台风自生成之日起,便开始搅得他坐立不安。自由行已筹备数月,安排“严丝合缝”,如果因为台风影响飞机无法飞行,“不仅耽误时间,原先预定的很多项目都要作废,还得重新再定一次,就得出双份钱”。周先生说,他算了一笔账,仅机票加上住宿就要损失3500元钱。“而我买的旅游保险,只能保航班延误,最多才能赔偿600元,其他损失并不负责。”

出发前几天,周先生时刻关注着台风预报,当看到预测的台风路径逐渐往闽粤交界移动,广州的天气预报从大雨逐渐修正为小雨、阴,最后变为多云,他的心才安定了下来。“天有不测风云,虽然最后是虚惊一场,但还是希望国内能有专门针对意外天气的保险。”

来势汹汹的“鲇鱼”最终于23日中午在福建漳浦登陆,给东南沿海养殖业以重创。漳州市大量养殖鲍鱼的竹排损毁,大量养殖的海虾死亡,数千渔船受损或毁坏,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亿元。据保险业内人士介绍,海上养殖业在这次天灾中损失巨大,却没能得到有效的补偿,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相关业务。

天灾投保农业先试点

就在人们感叹“老天无常”、急欲购买天气保险却投保无门时,2010年11月初,一则《首个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与风险转移实验室开建》的消息在气象行业和保险业引起不小的震动。这个由安徽省气象局和国有农业保险公司国元保险联合组建的实验室,将致力于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与风险转移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为安徽正在试点的天气指数保险提供技术支撑,进而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

实验室成立之后的第一项举措就是面向市场推出小麦天气指数农业保险。研发人员针对皖北小麦种植面临的干旱、倒春寒、干热风、连阴雨等气象灾害设计降雨量、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指数,只要发生相应条件的天气现象,就按合同约定进行赔付。

以干旱指数为例,一般每年3月11日到4月30日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期,同时也是用水量最大的时候,缺水将直接导致产量受损。如果这个期间累计降雨量低于35毫米,则每低1毫米,每亩地赔付3元钱。这些直接决定理赔金额的气象指数是基于试点地区过去30年的历史气象资料和产量数据,同时剔除生产力进步因素对产量数据的干扰,经过反复运算得出的。

“天气指数保险”这个新生事物主要有两大好处:一是避免道德风险,传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民和保险公司在灾害损失认定上容易产生纠纷,而天气保险理赔不需要进行损失鉴定,完全依靠气象观测数据,客观公正,这样就避免了人为道德风险;二是减少勘灾定损的成本,赔付不用去现场查看。

因为在理赔时主要以气象数据为依据,天气指数保险还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农民生产自救的积极性。比如发生干旱,只要达到天气指数理赔指标,农民就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同时农民还可以通过抗灾自救,进一步减少因干旱造成的损失,而不必担心自救后保险公司不理赔。

天气保险商机无限

天气保险这个名词不是国内创造的,国外早就有了。以印度为例,耕地面积远大于中国,但他们的国有农业保险公司只有200多人,为什么这么少的人,能做这么大的保险呢?他们就主要依赖天气指数保险。

印度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与民政补贴类似,后继的天气指数保险作为商业性保险推出,印度的大量农田都集中在大农场主手中,对天气保险的需求量较大。而农场主的积极参与也推动了相关机构加大投资建设更多的气象观测站,从而降低了指数保险的“基差风险”(实际损失与模型计算损失结果的差异大小)。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到种田大户手中。随着风险意识的增强和农田物化成本的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较低的保额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未来将把天气保险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一个重要补充。

在我国,天气保险仍属新鲜事物,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晚,保险险种还十分单一,所有的防御建设还处于萌芽阶段。安徽在天气指数保险方面的尝试可谓开启了一片新天地。

由于极端天气涉及的领域较多,可以说天气保险商机无限,国内保险公司应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保险公司的做法,大力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天气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