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12时,舟曲的雨终于小了,黑压压的天空渐渐地泛白。

记者从县气象局前往舟曲抗洪抢险救灾前线气象服务组采访。这个服务组神秘而重要。说神秘是因为记者在11日打电话给该服务组成员时,他们说“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只知道“在舟曲抗洪抢险救灾指挥部附近,在舟曲县政府一带。”

而说到其重要性,有人说是“舟曲抗洪抢险救灾的‘消息树’”,有人说是“天气预报跑完最后一公里的桥梁”,但是舟曲县的受灾群众则说“想要逃难一定不能少了他们”。

但要靠近这个服务组,却需要“长征精神”。尽管12日已是舟曲抗洪抢险救灾的第五天,但舟曲县城内到处都有水滩、泥坑和被滑坡体的残留物,要在其中行走只能深一脚浅一脚。

初识“庐山真面目”

13时许,历经1个小时,记者终于到达舟曲抗洪抢险救灾前线气象服务组。

但是眼前出现的服务组让记者有些惊讶。这个服务组里只有两个成员,都是年轻小伙子。其办公点竟是在一个居民家里大约十几平米的房间。屋内的设施极其简陋:只有几张桌椅、两台电脑、十几沓打印纸、一台打印机、一箱方便面、三箱矿泉水……

开始还以为走错门了,但这里确实是舟曲抗洪抢险救灾气象服务“中枢神经”。两个成员分别是省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刘治国和兰州中心气象台预报员杨晓军。

8月8日凌晨,刘治国尽管已意识到可能要去舟曲开展应急服务,但是没想到任务来得那么快。他先到达甘南州,紧接着又接到前往舟曲开展前线气象服务命令后,他连夜匆匆赶往舟曲。

“11日10时,我们搭乘的车子到达舟曲县城后车辆被管制。”刘治国说。

当时的舟曲县城到处都有泥石流疯狂肆虐过的痕迹,他没想到“舟曲竟会受到如此之大的灾难,到处都是被泥石流冲毁的房屋,都有可怕的山洪”。车辆进不去,迫不得已,他和小杨只能将去时带的打印机、打印纸和电脑只能手提肩扛到临时租住的居民楼。

在与前线指挥抗洪抢险气象服务的甘南州气象局局长陈昌平商量后,舟曲抗洪抢险救灾前线气象服务组正式运作。当日16时,该服务组制作的第一份决策气象服务材料准时发出。此时雷电和强降雨天气降临,泥石流和堰塞湖灾害再次威胁。

精细化里酿“大爱”

14时20分,见记者从前线气象服务组的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材料再仔细端倪,刘治国对记者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些材料可一点都不简单,都是抗洪抢险救灾急需的重要信息。”

这让记者想起在前往前线气象服务组的路上在一块墙壁上见到的一段留言:“路面上不是积水,不是灾难,而是亲人的眼泪,是抢险救灾精神的传承,是人间的大爱。”

于是,记者试图从气象服务中去体验这句感人肺腑的留言。在一台电脑上,记者打开一份份最新的气象服务材料,《舟曲抗洪抢险救灾专业气象服务》《抗洪救灾短时临近预报》《舟曲县及白龙江流域上游专题天气预报》《舟曲抢险救灾气象服务专报》等材种类甚多。

随意打开一份《舟曲抢险救灾气象服务专报》,记者发现,其内容极其丰富,舟曲及白龙江流域天气实况、未来五天天气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道路交通气象预报一目了然。

尤其是其精细化程度之高,让人感受到气象服务在抗洪抢险救灾之中的无微不至。以舟曲县未来五天的预报为例,每一天的天气都分上午、下午、夜间,还标注的具体的时间段,天气现象、降水量、气温、风向风速等都有详细的数据。

舟曲抗洪抢险进入关键时刻,救援车辆日渐增多。救援车辆要从进入舟曲,有什么样的气象服务呢?刘治国介绍说,“从8日13时开始,甘肃省气象局就开始制作道路交通气象专报,抢险救援人员若是想从兰州、天水和合作等地进入舟曲,只要关注其中的道路交通气象预报足以顺利抵达。”

记者仔细查看了道路交通气象预报部分,其内容有道路天气实况、交通天气预报、建议与温馨提示,还有路段精细预报,涵盖了天气现象、温度、风向风速、降水量、能见度和影响及建议等,精细化程度之高不亚于北京奥运会前后发布的道路交通气象预报。

而从一份份气象服务材料中,记者深深地感受到浓缩在阴晴冷暖中的气象大爱,无私而又宽厚。哪里有需求,哪里确确实实会有精细化气象服务的踪迹。

泥泞之中的“飞人”

时间在流逝,抢险救援丝毫不能停歇。14时许,杨晓军换上雨鞋,拿着一沓气象服务材料赶着出门。记者感到奇怪,舟曲县正飘着小雨,县城到处都有水坑,小杨会做什么呢?

仔细询问,方知原委。从11日16时开始,前线气象服务组每隔两个小时前往省、州、县三级抗洪抢险救灾指挥部报送气象服务材料,同时向水利、国土资源、武警指挥部等部门定时提供信息,都是靠跑步去送的。租房办公就是为了靠近目的地。

但是目前跑步在舟曲县城送气象服务材料绝非易事。刘治国说,11日夜里,舟曲雨大风急,他和小杨两个轮流送材料,没伞没雨衣,路上又不好走,衣服全部湿透,裤子全部是泥巴。没有换的衣服,12日天一亮,他就跑出买了条裤子。

15时20分,前线气象服务组办公点出现了小杨的身影,他左手拿着一块饼子干嚼着,右手拖动鼠标,边吃边看检查材料,而在电脑旁边搁着一瓶矿泉水。记者走上前问他来来回地奔波累不累,他摇摇头说笑着说“跑跑步,锻炼身体”。

而由两个人组成的前方气象服务组人手是少了点。不过小杨说,12日上午,他们的队伍壮大了,多了一个人。但是忙起来还是人手紧缺。上午舟曲雨大的时候,三个人都去送材料,结果走到路上刘治国又接到新的任务,只能多跑一回……

刘治国说,虽然他们所处的这个位置距离甘肃省抗洪救灾指挥中心仅仅有几百米,但由于道路难走,送服务材料时难免要耽搁一点时间,他正在想办法看能否找到更近一点的房子,使气象服务靠前再靠前。

不过,记者探听到,刘治国和杨晓军两人都有一番来历:前者曾保障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火炬传递气象服务,后者则在四川汶川地震后参加过抗震救灾气象服务保障。

而下一个雨天,他们在舟曲飞奔的速度或许比刘翔还要快。只有跑起来,只有飞起来,他们手中的气象信息才更有价值,才是真正的“消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