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高温、洪涝、泥石流……这个夏季最热门的词汇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如何帮助群众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气象人在行动!大学生在行动!7月10日上午,由中国气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协会共同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牵头承办的2010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正式启动。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990-2009年20年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万多亿元人民币、60亿人次受灾,其中气象灾害占到各种自然灾害的71%。

今年春夏,极端天气让华夏大地灾害频发。初春,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旱情造成218万人返贫,经济损失350多亿元;3月,华北、华中、西北等地强沙尘席卷了半个中国, 2.7亿人遭灾;4月,中南地区暴雨,湘江干流洪水致28.75万人受灾;6月,罕见暴风雨强势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全国22个省(区、市)洪涝受灾人口70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838亿元……更让人痛心的是,各种气象灾害造成了众多人员伤亡。

灾害无情人有情。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减少自然灾害给国家、人民群众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由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2009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的基础上,中国气象局联合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协会共同主办了2010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今年活动主题为“气象灾害,气候变化,我们共同应对”。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全国有气象及其相关专业的全部9所高校积极响应,组织了2000余名师生、200个宣传分队,在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气象学会、团省委、省科协及华云公司、华风集团等企业强有力支持下,奔赴全国各地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工作。

在为期一个月的宣传工作中,志愿者将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特点,采取互动游戏、科普短片播放、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到农村、学校、厂矿、社区向广大群众宣传暴雨、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等各种气象灾害及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灾害的预警和防御知识;深入农村,调查群众的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向当地气象信息员、大学生村官了解各种极端气候事件给农业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对中小学校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制定情况等进行调查,充分掌握中小学的气象知识普及情况;深入厂矿企业,通过选择因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典型案例对企业负责人和工人进行气象防灾减灾宣传;进入当地行政、事业单位,向各级领导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多次表示,我们应该建立一支专业的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科普宣传队伍。”在启动仪式上,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李慧指出,“我们不仅要将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打造成中国大学生志愿者品牌活动,打造成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化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行动,还要通过活动,推动局校政企携手,全民参与,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新局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