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外来入侵物种稻水象甲首次突现贵州,据6月1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主持召开的全省植物保护工作会公布,截至目前,以贵阳市为中心的4个市地、14个县区市60个乡镇、586个村先后发生疫情,发生面积达6.51万亩,其中秧田2.5万亩、大田4.01万亩,贵州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为此紧急组织围歼。

稻水象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原产于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一直是美国水稻生产上的头号害虫,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扩散蔓延到日本、朝鲜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0年到1990年先后到达中国的环渤海湾地区、东南沿海的台湾、浙江等地,2000年代在内地的众多省份发生,对东北的辽宁、南方多个水稻生产大省造成严重为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规定的二类危险病虫,为我国重大植物检疫对象。

贵州是我国发生稻水象甲的第十六个省份,此次疫情发生具有点多面广、来势凶猛、潜在威胁大等特点,沿贵阳环城、贵黄、贵遵高速和贵昆、黔渝铁路周边成条状分布,有明显爆发扩散趋势。贵州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石宗源、省长林树森、副书记王富玉、副省长禄智明等先后对疫情处置做出重要批示,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召开专门会研究对策,农业部紧急专门派专家组来黔指导开展普查及防控工作。截至目前,疫区已经开展1至3次防治,面积达17.56万亩,防治效果达78%,较好地遏制了稻水象甲蔓延扩散的势头。

专家分析,此次疫情突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稻水象甲传播途径多、繁殖能力强,近百万亩水稻受到严重威胁,近千万亩受到潜在威胁,传入贵州后,经历了种群增大的过程,致使疫点增多,呈暴发蔓延态势。二是今年为了应对严重干旱保障水稻栽插需要,水稻集中育秧较多,加之季节推迟,由于稻水象甲具有趋嫩绿性,造成其越冬虫源在秧田中 集中危害。

专家介绍,稻水象甲具有繁殖能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强、在零下15℃仍能越冬,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生命周期80天左右,气温在10℃开始活动,22~25℃最适合发育,20至27℃适合飞翔,一般5月下旬成虫危害,6月上旬幼虫危害,生命周期80天左右。

农气专家介绍,稻水象甲的突发与蔓延,与贵州前期及近期特殊的气候分不开:一方面由于前期罕见夏秋连旱叠加冬春旱,有利于病虫害的越冬,同时异地育种移栽有助于稻水象甲幼虫及成虫的迁移;另一方面由于稻水象甲迁飞性较强,进入雨季强对流天气频繁出现利其快速传播。

另外,稻水象甲的防治离不开一定的天气条件,近期降水过多对稻水象甲防治有所影响,目前贵州各级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近期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工作,以期为稻水象甲疫情防治提供更为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