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5月以来,北方大部气温回升,充足的光热条件和良好的墒情对冬小麦抽穗灌浆非常有利。未来一周,冬麦区的天气仍旧较为适宜小麦产量形成,但由于冬麦区已进入干热风的多发的时间段,要加强防范此类灾害。

今年冬小麦抽穗之前大部麦区多次出现阶段性低温寒潮天气,热量明显不足,生育期延迟。其中,华北地区中北部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返青比常年同期偏晚达7~20天,小麦个体偏弱、分蘖不足、苗情偏差。

5月以后冷空气势力减弱,气温由明显偏低转为接近常年正常水平,利于冬小麦生长。据相关调查统计,目前我国北方冬麦区大部苗情升级转化较快,苗情好转。河北北部和南部冬小麦长势基本接近去年,但中部长势较去年明显偏差,植株矮小、亩穗数偏少;河南麦区大部墒情较好,病虫害较轻,小麦个体及群体苗情较好,虽然株高和穗长偏低于去年同期,但小麦绿叶数、叶面积系数和亩群体数大于去年同期,有利于小麦后期充分利用光照和水分,提高灌浆速率,增加穗粒重,目前仅豫北部分地区群体数略显不足,小麦长势差于去年;山东大部长势接近去年同期,鲁中以东长势偏差,全省平均亩穗数34.4万穗,比上年减少1万穗。

冬麦区天气利于冬小麦灌浆 需防范干热风
农业气象人员在山东省考察冬小麦生长情况。

中央气象台农业气象室主任毛留喜介绍,虽然今年北方冬小麦的每亩得穗数比去年稍差,但由于每穗得粒数却较去年有所增加,如果灌浆期天气条件较好,今年夏粮的产量应该与去年相差不多。

“现在这时候是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毛留喜介绍,“进入夏季之后,气温升高,干热风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今年冬小麦主产区的收货时间较往年可能要晚个三五天,大概在6月中旬。如果在这之前发生干热风等农业气象灾害,将对冬小麦产量的形成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干热风发生时,大气温度显著升高,湿度显著下降,并伴有一定风力,蒸腾加剧,植物根系吸水不及,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秕粒严重甚至枯萎死亡。

据中央气象台农业气象室预计,未来一周北方冬麦区的天气状况较为适宜冬小麦产量形成。虽然气温稍高,但由于麦区墒情较好,出现干热风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一旦预计到干热风出现,农业气象室将及时发布干热风预警。

冬麦区天气利于冬小麦灌浆 需防范干热风
冬小麦发育期及收获进度图。农业气象部门建议还未收获的麦区加强后期管理。

毛留喜主任建议冬麦区应抓好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掀起小麦后期管理新高潮,确保夏粮丰收。

另外,这个时间段,除了干热风将会对冬小麦造成影响,强对流天气导致的大风、冰雹、飑线等也会造成冬小麦倒伏,从而影响夏粮的产量。(张蕾)

科普知识:

干热风

初夏季节,我国一些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热、低湿的风,这就是干热风,也叫“热风”、“火风”、“干旱风”等。它是一种持续时间较短(一般3天左右)的特定的天气现象。

由于各地自然特点不同,干热风成因也不同。每年初夏,我国内陆地区气候炎热,雨水稀少,增温强烈,气压迅速降低,形成一个势力很强的大陆热低压。在这个热低压周围,气压梯度随着气团温度的增加而加大,于是干热的气流就围着热低压旋转起来,形成一股又干又热的风,这就是干热风。强烈的干热风,对当地小麦、棉花、瓜果可造成危害。

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冬麦、春麦不同,地区之间也不一致。以下是北方冬麦区小麦干热风日气象指标:

重干热风日:日最高气温≥35℃,14时相对湿度≤25%,14时风速≥3米/秒

中等干热风日:日最高气温≥32℃,14时相对湿度≤30%,14时风速≥2米/秒

轻干热风日:日最高气温≥30℃,14时相对湿度≤30%,14时风速≥2米/秒

“一喷三防”

一种农业技术,指的是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微肥、抗旱剂等)混配,一次施药可以达到防病虫害、放干热风、防倒伏,增大麦穗、增加粒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