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合影

 

中国气象报记者苗艳丽 张永 李欣 刘晓林摄影报道  5月9日上午,气象服务与防灾减灾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将围绕“防灾减灾管理及气象水文部门作用、最新技术在气象防灾减灾和服务中的应用、未来气象防灾减灾和服务展望”等主题展开研讨。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世界气象组织(WMO)主席亚历山大·别德里茨基、世界气象组织(WMO)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蔡威等在开幕仪式上致辞。

 

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主任拉尔斯·普拉姆、地球观测组织秘书处主任约瑟·阿沙什、WMO/CMA上海世博会气象展区副总代表埃琳娜·蒙娜恩科娃等出席开幕仪式;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出席开幕仪式并在防灾减灾管理及气象水文部门作用研讨分会上做题为《中国的气象防灾减灾——实践与进展》的报告。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

 

郑国光在致辞中首先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气象与政治、经济、国防及人民生活等密切相关,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事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同时也事关各国重大决策的实施,做好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实现趋利避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大家的共同目标。

 

郑国光介绍了中国的气象灾害特征、防灾减灾面临的形势,气象防灾减灾效益,以及中国在气象防灾减灾法制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中国气象局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发布、应急处置等能力建设,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的法制和机制,倡导气象防灾减灾的部门合作和社会参与,增强公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持续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又好又快发展。1991年至2009年,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例逐年下降。今年颁布实施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为做好中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明确了未来十年中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对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的组织体系、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应急保障、预案管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郑国光表示,气象灾害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研究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的最新手段,以减轻气象灾害风险和灾害损失,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不懈努力。

 

世界气象组织(WMO)主席亚历山大·别德里茨基

 

别德里茨基代表世界气象组织对中国,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中国气象局和上海市气象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谢意,是大家的巨大努力和贡献,确保了世界气象馆的建立。他同时向所有为这个项目做出贡献的组织成员及官方合作伙伴表示感谢。

 

别德里茨基说,世界气象馆6个多月的展示将有助于宣传WMO的日常工作以及国家气象服务和产品的好处。紧临联合国馆共同展示也将有助于气象组织在联合国系统解决可持续发展、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全球性挑战。世界气象馆将不仅提供展览展示,还将吸引数百万游客、为旅客通报天气和警告即将发生的自然灾害。WMO和中国气象局开展的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试点项目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他希望这次研讨会将有助于各国的国家水文部门学习上海示范项目中的气象服务知识和方法及减少灾害的经验。

 

世界气象组织(WMO)秘书长米歇尔·雅罗

 

雅罗说,非常荣幸再次来到上海参加气象服务与防灾减灾研讨会和世界气象馆荣誉日。几个月以来,上海因为世界博览会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非常自豪能够参与其中。雅罗向中国对WMO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多年来,中国气象局对WMO研究计划、能力建设和教育培训等给予了大力支持,与WMO各成员国的气象部门积极开展合作。他表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气象在决策制定过程中扮演着或应该扮演重要的作用。他说,气象领域与自然灾害密切相关,接近90%的自然灾害是直接或间接由天气-气候原因造成。中国建立了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机制,在自然灾害防御方面是世界的典范。这次国际研讨会将有助于各国交流经验,提高减灾能力。六十年来世界气象组织开展了广泛的气象灾害研究和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蔡威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蔡威指出,世界气象馆和世博气象信号塔已经成为世博园中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贯穿世博园区建设各个阶段的贴身气象服务以及作为其支撑的多个国际合作示范项目,更是在上海世博会筹备、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气象,让世博更精彩”的最佳实践。他认为此次研讨会具有超乎寻常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仅因为它是上海世博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更因为它是全世界气象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共谋城市发展和人类未来的一次盛会。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

 

此次研讨会是上海世博会世界气象馆荣誉日系列活动之一。近20个国家的气象局长,2010年第39期多国别考察团等境外代表;国家减灾委、水利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部门、科研单位和高校的专家;中国气象局领导及气象部门专家等参加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