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守住18.2亿亩耕地的红线。粮食安全始终牵动着每一个国民的心。在粮食九连增的背后,粮食安全存在哪些隐患,气候变暖究竟对粮食影响如何,记者专访了来自辽宁的全国人大代表、农学家陈温福。

陈温福现任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水稻研究所所长,农业部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北方粳稻高产育种及种质创新研究。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可谓一南一北,并驾齐驱,共同书写了“一粒种子是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的人类梦想。

东北水稻成为气候变暖新宠儿

陈温福非常关注气候变暖的问题,他熟悉国际上对于气候变暖的讨论:“无论是周期性变化还是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的确对农业产生了影响。”

不过,陈温福认为,气候变化对于农作物的影响,不能说单纯有利或有弊,不能脱离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谈。我国水土资源不匹配,南方雨多但地少,北方则反之。随着气候变暖,南方雨水减少对农作物的生长相对不利,但北方雨水增长对农业普遍有利。“还有一点很关键,北方气候寒冷,不易种晚熟作物,所以农作物生育时期短,130多天就成熟,但这些作物越晚熟越高产。那么,气候变暖使生产潜力随之增大,产量就会增加。” 陈温福说。

近年来,东北水稻增产颇丰,尤其是单产水平非常高,除了农民积极性高、市场条件良好,气候变化也有一部分贡献。“气候导致水稻的成熟期发生了变化,比如以前的品种可以种155天,现在可以种156到157天,产量也就随之提高。”陈温福说,“不过气候变化的效应没有那么明显,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相比之下,南方的水稻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气候变暖导致温差改变,晚上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增强,白天积累的物质晚上就被消耗掉了。“这种气候作用在北方就很微弱,北方的昼夜温差始终很大。”

陈温福坦言,气候变化是个很缓慢的变化过程,所以在目前的育种工作中,并没有特别考虑气候变化。但是气候依旧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低温灾害,“我们造了冷水池,制造人为的低温,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试验进行抗低温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