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方城市必要的基础设施,供暖在居民越冬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供暖质量的好与坏,不仅事关社会稳定,而且,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幸福指数。

曾经,由于采暖运行缺乏科学指导,常导致一些用户室温明显偏低,而有的用户室温又明显偏高,甚至有的用户大开门窗来降低室内温度,采暖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2003年,北京市气象部门开始发布供暖气象指数,社会公众可以根据供暖气象指数来调节供暖量的大小,真正实现了“看天烧火”“看天供暖”。为何供暖要看天气?供暖气象指数又是如何指导供暖的?它的推广带来了怎样的经济社会效益?未来还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本期天气视点邀请北京市气象局专业气象台台长丁德平为我们一一解读。

本期嘉宾:

供暖气象指数:科学集中供热 低碳自主取暖

丁德平,北京市气象局专业气象台台长。

精彩语录:

“供暖气象指数就是希望通过简洁明要、大众化的信息来原则性指导全市冬季供暖,通过供暖指数预报可以明确地知道应该怎样供热供多少热,以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随着供热计量趋势的发展,个性化取暖更需要简单易懂的原则性指导,这时,供暖气象指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