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我国地质灾害易发地带

地质灾害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我们常见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通常是受到地形、地质和降水条件的共同控制。

以泥石流为例,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两个带上。一是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与盆地之间的接触带;另一个是上述的高原、盆地与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

在上述两个带中,泥石流又集中分布在一些大断裂、深大断裂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这是我国泥石流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在各大型构造带中,具有高频率的泥石流,又往往集中在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泥岩、页岩、泥灰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水雪融化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即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大、水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

事实上,近两年来出现重大泥石流灾害的区域也正是在这些传统的地质灾害分布带上。2010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因强降雨引发泥石流,堵塞白龙江形成堰塞湖。2010813日至814日凌晨,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同样因强降雨引发汶川大地震构成的松散地质遗下,泥石流堵塞岷江河道,水位上涨形成堰塞湖,严重威胁灾区救难工作与灾民安全。

一项国土资源部从1999年开始到2006年年底完成的地质灾害调查显示,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南山区和东南丘陵区。而西南山区是目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地区,达3070731人,占受威胁人口总数的46%。受威胁财产最多的区域同样是西南山地区,占受威胁财产总数的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