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平均年云水资源(含水汽)约为22万亿吨、为年平均降水量的近4倍,气象灾害致损约占自然灾害致损70%以上,而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致损又占总气象灾害致损50%以上——在我国,发展人工影响天气事业,是一项没有先例可循的全新事业。

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召集人、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日前表示,2002年《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实施后,特别是2004年第二次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以来,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防灾减灾抗灾中的作用和地位、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效益和贡献、在人民群众中的口碑和形象,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绝非偶然。

在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领导的协调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下,在有关部门和军队的通力协作下,在广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

人工影响天气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人民群众普遍欢迎的民心工程。

服务民生润泽民心

龟裂的大地、干涸的河流、缺水的村民……时间回到2010年春天,在西南地区那场夏秋连旱叠加冬春连旱中,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等地旱情之严重,让全国上下揪心不已。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回良玉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指示,要求气象部门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财政部专门安排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2250万元。中国气象局及时部署,西南五省(市)气象部门统一调配飞机,加强人工增雨跨省联动作业,成都空军也主动加强本空域内的人工增雨作业军地协作。在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与自然降水的共同作用下,及时降下的“救命水”,为缓解旱情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抗御干旱到防御冰雹,再到森林草原防火扑火,2002年以来,全国各地共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55.88万次,发射火箭弹90.51万枚、炮弹885.3万发,飞机作业7303架次,累计飞行作业18592小时,累计增加降雨4897亿吨,约相当于12个三峡工程的蓄水量。随着一次次“耕云播雨”的成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紧紧服务民生,如汩汩甘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布云行雨”“风调雨顺”的愿望,如今已部分得以实现。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也正是在这一愿望的一次次达成中不断壮大起来。其中颠扑不破的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始终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也因此逐渐深入民心,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人民群众普遍欢迎的民心工程。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气象事业发展,关心和支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胡锦涛、温家宝、回良玉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到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视察指导工作;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推动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的法规政策。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也被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誉为“防灾减灾的大事、为民解忧的好事、造福子孙的善事”。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完善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组织机构,在一些省级行政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已经被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真是办了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日前,河北省首家数字化火箭防雹增雨基地落户产桃大县深州穆村时,当地老百姓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将信将疑到完全信任,从不解到理解,在一个个作业成功案例和一系列切实成效的背后,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群众心目中地位的显著提升。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北格村,担任过十几年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站站长的陈才激动地告诉记者,村民们不仅仅关心人工影响天气,甚至主动“融入”其中。大多数村民一看到变天或者听到雷声,就会习惯性地询问作业站是否开展了人工增雨或防雹作业,甚至会催促作业人员开展作业。这是因为“农民切身感受到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农业增产方面发挥的效益”。

不仅在河北、山西,在全国其他许多地方,每遇干旱,当地人一旦看到增雨车出动,心就会立即“踏实”下来。民间甚至流行着“烧香磕头拜龙王,不如花钱买炮找气象”的顺口溜。

人工影响天气是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重大社会活动运行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