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将用3至5年提高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项目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张慧媛 摄)

中国天气网讯 11月10日,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项目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中国气象局将用3至5年时间,在防洪薄弱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建立和完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加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是提高灾害防范应对能力的迫切需要。今年4月,《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由国家发改委印发。其中,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被列为“十二五”的重点工程。

对此,中国气象局专门成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及专家组,并向国家发改委报送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总体实施方案》,提出要通过该项目建立层次分明、功能全面、技术先进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实现对防治区局地突发性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准确、可靠的监测,提高降水精细化预报、短时临近预报水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和覆盖率得到有效增强,气象防灾减灾水平和效益显著提升。

“我国山洪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强、预测预报难度大,来势猛、成灾快,季节性强、频率高,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等特点,”中国气象局山洪项目办副主任王玉斌在会议上表示。

“通过山洪项目,我们将增强防治区灾害性天气的观测能力、预报能力、气象服务和预警信息发布等能力,显著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水平,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中国气象局山洪项目办主任王晓云说。

气象局将用3至5年提高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发言(张慧媛 摄)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强调,实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切实提高气象监测预警和服务能力,是广大气象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加强项目科学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级气象部门要充分认识山洪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确保各项任务按期完成。

我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中,山洪地质灾害确定防治区面积达487万平方公里,涉及2058个县。其中,暴雨是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这也对气象部门提高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