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副主任毛恒青:中国天气网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毛恒青

负责计划财务、业务、科技、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分管业务科技处、计划财务处,协管专业有偿服务,联系公众气象室、专业气象室(中央气象台专业气象台)、系统开发运行室。

※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天气网的发展历程。

中国天气网从策划之初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三年多的发展历程。

2007年,"强化防灾减灾"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第一次被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那时中国的气象部门还没有具备全国影响力的、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网站。为了落实公共气象服务理念, 2008年年初,中国气象局组建了以中国天气网技术开发团队为主、从中国气象局各业务单位抽调的技术骨干及各方编辑策划人员共50人的团队,进行集中封闭式网站建设。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上千个页面的开发和内容建设、奥运6个语种的语音播报产品研发、2913个国内外城市气象数据的整理和加工、火炬传递气象服务、奥运赛场气象服务以及英文版网站的建设等。

2008年5月中国天气网试运行。当年7月28日,网站正式上线。奥运的东风让中国天气网在短时间内就崭露头角,公众对各省特别是北京市气象局精细化的奥运气象服务产品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上线4个月后,中国天气网的总浏览量就突破了100万页,超过了既是学习对象也是竞争对手的德国天气在线,成为国内气象门户网站的领头羊之一。

今年8月6日,中国天气网的页面总浏览量创下了2181万页的新高。现在中国天气网的平均日浏览量在1500万页左右,在许多重大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报道和服务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在国内生活类网站排名第一,在国际生活类网站排名前三。

※中国天气网是中国气象局面向广大公众的门户网站,它是如何在专业性和通俗性之间找到平衡的?

确实,气象的专业性将大多数普通人挡在了那扇神秘的门外。在天气预报的基础上,如何了解公众的需求,让更多的气象服务产品以通俗化的形式呈现,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从2009年开始,中国气象局与国家统计局等单位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气象服务调查评估,全面了解了公众对气象服务的各方面需求。中国天气网根据研究报告,对网络用户进行了潜在行为分析,并对网站内容做了适当调整。其中,生活和旅游气象服务,被中国天气网视为连接公众与气象的一座桥梁,新版"旅游天气"和"生活天气"频道随即上线。随着公众对气象科普及防灾减灾知识需求的增加,由中国气象局科普办公室策划的科普频道也在2009年3月与公众见面。

中国天气网也积极联合气象部门各业务单位的优势,结合服务需求,开发通俗易懂的专业频道。网站与气象中心、信息中心、卫星中心、探测中心、气候中心、兰州干旱所等多家单位分别共建了"气象产品"、"现在天气"、"卫星频道"、"雷达频道"、"气候变化"、"干旱"等频道,公众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深入浅出的专业气象产品。

此外,我们还通过专家访谈、天气视点、天气灾害大事件等形式,对特殊的天气现象或事件进行深度解读,及时地让公众了解这些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该注意些什么。对于专业性和通俗性之间的平衡问题,我们现在还在不断探索更好的方式。

※中国天气网现在各省(市、区)都建立了省级站,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服务有属地,网络无疆界。为了将本地化的气象服务献给公众,2009年6月,中国天气网与各地气象部门联手打造各省区、地市的子站,以搭建一个国家、省、地、县四级的天气网服务体系。按照"统一设计、集中开发、共同维护、共创品牌"的原则,中国天气网汇集了各地信息,将主站的产品和资讯与子站共享,在遇到重大灾害时,中国天气网的报道团队也会与地方气象局和媒体进行联动。目前,中国天气网已经建成了31个省级站,下一步我们还将陆续建立市级站和县级站。

※目前在中国天气网的发展中还存在什么困难和不足?

虽然已经发展了三年,但中国天气网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网站,在一些方面仍然缺乏经验。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它与世界领先的气象服务网站之间的差距还很大。在气象服务的核心--预报这一领域,中国天气网发布的预报信息气象要素少、时效短、精细化程度不够,这些都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现在与地方气象部门合作,通过各省的精细化预报来提升气象服务质量,这也是中国天气网的必经之路。

另外,近年来,气象服务一直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气象服务的社会需求日益增长,而服务的内容难以做到既"准"又"专";另一方面,行业应用的气象服务缺乏针对性和精细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变原来的服务模式,建立具有先进服务理念的精细化、集约化、针对性强的服务体系。

因此,中国天气网树立了"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逐步建立包含细分用户需求、建立天气影响指标、提供天气风险解决方案等的新型网络气象服务流程,努力向公众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细致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