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记者:请问中国气象局的官员,在灾害防御能力薄弱的农村地区,如何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

郑国光:农村是我们国家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农民是受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群体。所以,农村的气象防灾减灾是整个气象防灾减灾的一个重点。这些年来,国务院非常关心农村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这几年出台的几个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了要建立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的体系。

我们采取的措施有:一是要建立一支农村的气象信息员队伍,使得气象信息能够进村入户。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建立了22000多个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和43.7万名气象信息员,大概覆盖了全国85%左右的农村广大地区。我们还在乡村里面建立了10万个高音预警喇叭,5万个左右的电子显示屏,许多村委会都有一个电子显示屏,实时得到和传播气象预警信息。气象部门通过手机短信、网络,向气象信息员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然后由气象信息员为老百姓提供预警信息,帮助政府组织老百姓转移。

二是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我们利用各种方式,比如每年的“三下乡”活动,每年的“世界气象日”活动,以及“科技周”活动等等,我们把最基本的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印成小册子,向农村老百姓进行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大家可以看电视天气预报和听广播中的天气预报,其实我们气象部门在发布气象信息的时候都有一个提醒和建议,就是利用各种平台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普及教育,而且提醒老百姓针对防灾减灾应该做些什么,来达到防灾避险的目的。

三是采取一些工程措施。比如说雷电是造成人员伤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特别是在我国,90%以上遭雷击死亡的人都是农民。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从2009年开始,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投入,对一些重点的防雷村庄建一些防雷的工程,建一些避雷塔,这大大减少了雷击造成的农民伤亡。另外对一些宽阔的农田,还建立一些防雷亭,就是在地里劳动的农民,有雷电来了以后,可以到防雷亭里面避雷。所以,2010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死亡数比2007年整整降低了61%。

另外和一些建筑部门合作,通过气象部门组织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对农村一些建设,特别是房屋的建设,根据当地灾害的情况提出一些防灾减灾标准,从根本上来提高农村的防灾减灾能力。下一步气象部门贯彻刚刚出台的《意见》,气象防灾减灾的重点仍然是农村的气象灾害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