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各区14日12时30分起,3小时内有中到强雷雨,雷雨时阵风7级左右”一条用粗框标记的“强对流警报”赫然出现在“广东天气”的微博上。

近两小时之后,“强对流警报解除”的消息又开始滚动起来。这样常规的天气预警发布对于该微博已经算是家常便饭。

往常来说,人们通过网络、电视、手机、广播或者公交移动媒体获取天气预警预报信息,而对于年轻人,微博则成为了获取天气信息的新渠道。

“最后一公里”有多远?
微博逐渐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微博,是“微博客”的简称,常以140字左右的文字通过电脑、手机以及其他客户端随时随发布和分享信息。作为传播界的新事物,因其“精简明晰,传播速度快,并且可以运用于多媒体”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广东算得上是一个“气象微博大省”。不论是拥有粉丝量过百万的“广东天气”,还是前段时间个性化表达的“佛山气象科技服务中心”,从省级,到市级,再到县级,微博似乎有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生长态势,强劲而凶猛。

这些微博多以发布天气预报预警类消息为主,其中大部分开设了天气注意事项、节气养生、气象知识问答等栏目,对内容进行有益的补充。

除了正儿八经地发布资讯外,有些“气象微博”还积极参与网友互动,言辞时而直率时而亲切,广东“佛山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就是一个典型个例。

大多数时候该微博的言论十分幽默。既有“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沙堤气象有体会”的自我调侃,也有“原来三水=‘淼’呀!太有才了!”的调笑回应。除了语言的轻松诙谐外,该官微还设立了“气象坚果”等栏目,通过运用一些新潮语言来吸引年轻人了解气象知识。

这个微博之所以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在于它的“人情味”。虽然仍有不少人前来拍砖,认为官方微博不应该有太多个人情感,但大部分网友还是表示支持,认为官方微博就应该“多点人情味”。

广东省气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人情味’的微博效果到底如何,由于运营时间较短,目前来看还不能明显看出,但这确实是一种发布天气信息的新渠道,是一个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