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兴农网2月12日讯   2月7~9日,安徽省出现转折性天气,针对有利天气条件,安徽省气象部门积极开展工作,9-10日共有8个市30个县(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受益面积4.8万平方公里。

此次降水对旱区土壤表层旱情有多大的缓解呢?后期冬麦旱区应该如何应对“饥渴难耐”的难题呢?今天,中国兴农网特别邀请了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专家马晓群老师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从降水前后(2011年2月1日和2月11日)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土壤水分自动站0~20cm土壤相对湿度监测结果看,0~10cm:2月11日全区土壤干旱程度普遍比2月1日有所减轻,重旱区域缩小,轻旱和正常范围扩大,旱情减轻程度较大的区域位于沿淮和淮北西部(图1,a~b)。10~20cm:该层土壤旱情明显轻于上层,但是2月11日与2月1日监测结果相比,旱区分布基本接近,干旱范围和干旱程度维持(图1,c~d)。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主要对旱区土壤表层旱情有所缓解,对20cm土层的作用较小;即使是土壤表层,干旱缓解的程度也很有限,沿淮淮北大部分地区仍维持不同程度干旱。

安徽省降水对农业干旱影响分析
图1.安徽省降水前后土壤水分自动站0~20cm土壤相对湿度分布图

2月7~9日雨雪过程的降水量对改善安徽省持续4个多月的严重旱情明显不足。对有10毫米以上降水的地区,土壤表层干旱可得到缓解,有利于麦苗苗情转化,但10毫米以下的降水,对缓解旱情作用不大,原有苗情维持。而且由于这次干旱持续时间过长,目前大部分地区30~50厘米土层的土壤墒情已达到临界干旱程度,此次降水过程对20厘米以下土壤墒情基本没有缓解作用。当温度升高,冬小麦迅速返青时,如降水缺乏,表墒恶化,加之底墒不足,综合水分条件对冬小麦春长春发非常不利。

后期农业生产建议

1)做好“科学灌溉”:冬麦旱区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苗情、墒情进行分类管理。旱情未得到有效缓解的地区,在冷空气影响结束、日平均气温回升至3℃后再进行喷灌或小水细灌,以保证灌溉水当日能够完全下渗;切忌大水漫灌,以免地表结冰使小麦受冻。

2)做好“返青期田间管理”:冬小麦将陆续进入返青期,各地要做好小麦返青期田间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分蘖少或晚弱麦田,要在浇好返青水的同时追施返青肥;无灌溉条件的地区,要采取划锄等措施,以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促根增蘖,防御初春冻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