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首页 | English

国内外气候变化专家名录
序号 专家 国家 职称 研究领域
1 Susan Solomon(苏珊·所罗门) 美国 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大气化学领域著名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 臭氧和大气化学
2 Filippo Giorgi(菲利普·乔瑞吉) 意大利 IPCC第一工作组副主席。 区域模式
3 Mohan Munasinghe(莫汉·莫纳辛)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MIND主席, IPCC副主席。 可持续发展
4 Dominique Raynaud(多米尼克勤克·瑞纳德) 法国 法国国家地球物理和环境中心科学家 从冰芯看气候变化
5 Michael Glantz(迈克 格兰茨) 美国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能力建设中心主任,是联合国第一届环境奖得主。 气候和社会、政治的关系
6 Paul J. Crutzen(保罗·克鲁岑) 德国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大气化学
7 Ian Allison(伊恩·艾利森) 澳大利亚 国际极地年(IPY) 联合主席 极地与气候变化国际极地年
8 Oran Young(奥兰·扬) 美国 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 ) 的主席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
9 John A. Dearing(约翰·迪林) 英国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负责人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10 Reinhard Paulesich(莱因哈特·帕勒斯希) 奥地利 维也纳大学教授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11 Jagdish Shukla(贾格迪什·苏克拉) 美国 全球环境与社会研究所专家,气候变化与风险管理 季节预报、气候预测
12 Richard Lawford(理查德·劳福德) 美国 全球能量水循环(GEWEX)计划负责人 水资源管理
13 Peter Daszak(彼得·达赛克) 美国 美国保护医药学协会会长 新生疾病
14 Paul Leadley(保罗·利德立) 法国 巴黎大学生态系统学教授 二氧化碳升高影响生物、水等圈层
15 Gernot Klepper(吉诺·克里帕) 德国 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成员 能源危机,温室气体排放
16 Peter Schlosser(彼得·史高斯亚)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环境科学教授 北极的极地气候
17 Michael Manton(迈克尔·曼顿) 澳大利亚 极端气候专家 澳大利亚气象研究中心负责人 极端气候事件
18 Hartwig Kremer(哈特温·克勒玛) 德国 沿海地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计划执行主任 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
19 Michel Beland(米歇尔·贝兰德) 加拿大 大气与气候科学理事会主席、国际极地年(IPY) 联合主席 南北极地区的环境变化和国际极地年
20 John Church(约翰·丘奇) 澳大利亚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主席 海平面上升
21 Peter Lemke(彼得·勒姆克) 德国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前任主席 极端气候事件
22 Patricia Romero Lankao(帕特丽夏·罗梅罗·兰考) 美国 美国大气研究中心 城市碳循环
23 Carine Richard-Van Meale(凯丽·理查德) 瑞士 世界气象组织宣传和公共事务部门的负责人 世界气象组织对气候变化的公众教育
24 Andre Berger(安德鲁·贝尔金) 瑞典 国际极地基金会主席 古气候天文气象学
25 Peter Edward DEXTER(彼得·爱德华·德克斯特) 德国 世界气象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海洋与海洋气象联合委员会联合主席 海洋进行观测和研究
26 Dr Rajendra K Pachauri(马丁·帕里) 印度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主席 IPCC的相关介绍
27 Phil Jones(菲利普·琼斯) 英国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象研究中心主任 透过历史看全球变暖
28 Jose Achache(约瑟·阿夏希) 法国 GEO秘书处主任 GEO的发展和对地球观测系统作出的推动
29 Colin P.Summerhayes(考林•夏莫黑) 英国 SCAR(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 执行主任 介绍SCAR和极地研究
30 Martin Manning 新西兰 IPCC第一工作组技术支持组组长,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教授 温室气体、大气和海洋化学、以及全球碳循环
31 Peny Worton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气候变化研究组组长 区域气候及其影响
32 Jerome Chappellaz(杰罗姆·拉贝夏) 法国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主任 由碳问题引发大气成分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33 Doctor_Ohmura(大村·篡) 瑞士 苏黎世大学大气及气候科学学院的荣誉退休教授 全球暗化与气候变化
34 Roger G barry(罗杰·帕里) 美国 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冰川资料中心主任 冰川资料的搜集和共享,极地气候
35 颜宏 中国 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 世界气象组织
36 张文建 中国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中国和地球观测系统的观测的关系
37 王绍武 中国 北京大学 近千年的古气候变化
38 梅雪芹 中国 北京师范大学 西方环境史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39 江亿 中国 清华大学,工程院院士 建筑耗能与气候变化
40 任继周 中国 兰州大学工程院院士 草原畜牧业与气候变化
41 林而达 中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中国粮食问题
42 孙鸿烈 中国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 青藏高原如何应对气候变暖
43 周大地 中国 中国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能源问题
44 潘家华 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文发展观
45 丁一汇 中国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工程院院士) 气候变化科学事实
46 蒋有绪 中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科院院士) 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
47 张兰生 中国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气候变化的历史性
48 张新时 中国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49 马宗晋 中国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防灾减灾、地震预报
50 郑国光 中国 中国气象局 防灾减灾
51 秦大河 中国 中国气象局 冰川研究
52 叶笃正 中国 中国科学院 建立青藏高原气象学;大气环流的突变的发现;提出大气能量频散理论;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研究和人类有序活动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
53 王会军 中国 中国科学院 古气候模拟研究、东亚季风气候变异及其可预测性
54 丁仲礼 中国 中国科学院 古气候
55 施雅风 中国 中国科学院 冰川研究

(排名不分先后,名单增补中 联系电邮:simple26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