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和技术转让是气候谈判“金钥匙”

昨日,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苏伟在京表示,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是坎昆会议的“金钥匙”。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十六次大会(下称“坎昆会议”)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城市坎昆召开。这是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的又一场同级别的气候变化谈判。

苏伟是在《2010气候变化绿皮书》(由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中国气象局共同完成)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他认为,资金和技术转让是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推动多边谈判、重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信的一把钥匙。“如果发达国家能够兑现他们在哥本哈根会议的承诺,坎昆会议成功的‘锁’就会被打开。”

苏伟指出,坎昆会议应明确《京都议定书》关于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的进一步量化减排指标。“这是坎昆会议能不能迈出有意义一步的重要因素。”

一如哥本哈根会场的各方激辩和立场坚持,坎昆会议的严峻性也已经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不见得有数字,但得有一个‘说法’。”苏伟说,这些努力可以为明年在南非举行的《公约》第十七次大会上最终完成“巴厘路线图”授权的谈判奠定基础。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2012年前缔约发达国家的减排量。在10月的天津气候谈判期间,各方围绕2012年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展开交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力挺第二承诺期,欧盟也表示有条件支持。

不过,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对《京都议定书》的态度仍然不明朗。

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表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这个期限已经临近。国际社会应作出相应努力,避免“真空期”。

他对坎昆会议前景持“积极而谨慎”的预期。他在分析谈判形势时认为,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力度和强度大大削弱;美国受国内利益集团的制约,立法进程举步维艰,行动欲进还退。

潘家华同时指出,坎昆会议虽然在减排方面难以取得突破,但在诸如资金、透明度、技术合作等方面能取得进展。

外交部应对气候变化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谈判代表李婷表示,中国有实力、有诚意,一定会为坎昆会议的成功作出积极的贡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一份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对绿色能源投资力度最大的国家。苏伟透露,到去年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已达9%,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居世界第一,水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人工造林面积居世界第一,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二。(作者:陈晓晨 许钊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