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的长江冰川 雀儿山冰川垂直高度退缩200米

6月初,“2010长江冰川拯救行动”正式启动。6月底,记者参与该活动的第二站雀儿山冰川考察。全程参与该活动的著名冰川学家蒲健辰告诉记者:“我研究冰川30多年,发现冰川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退缩。”从目测看,雀儿山冰川的末端在垂直高差上退缩了大约200米。

经过长达5个多小时的艰难攀登,著名冰川学家蒲健辰、探险家杨欣一行终于抵达4900米的雀儿山冰川。

当天早晨6时45分,蒲健辰、杨欣一行从海拔4000米的大本营出发。1个多小时候后,他们到达4300米一个叫“干海子”的地方。“从古冰川的角度来说,‘干海子’这个名字暗示它的水不多,这是雀儿山冰川融水补给形成的湖。”蒲健辰分析说。蒲健辰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从20多岁开始实地考察、研究冰川,到现在年近60,已经记不清爬过多少条冰川。

再往上走,一条由冰川融水形成的大瀑布倾泻而下,高差约达70米的瀑布,将周边的碎石和泥沙冲刷得又松又软。登到4500米的高度,蒲健辰、杨欣一行遇到一个几乎呈90度的陡坡,脚无法着力,登一步,滑半步。10名队员中有4人体力不支,只好徒步返回,其余队员继续前进。

在这里,抬头看,蒲健辰、杨欣已经能清晰看见悬在石崖上的破碎的冰川舌了。但这里不是此行目的地,余下6人再艰难往上挺进400米,登上悬崖才到达4900米处,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冰川斜面,“看上去一马平川”,这是蒲健辰第一次爬雀儿山冰川,也是杨欣第一次在冰川上行走。

“雀儿山冰川考察”是“绿色江河”组织的“2010长江冰川拯救行动”的第二站,杨欣是该组织的会长,蒲健辰则是杨欣请来的冰川学家。“拯救行动”共分6站,此后,他们还将前往雪宝顶、贡嘎山、哈巴雪山等地进行冰川考察。6月初,他们刚刚完成了第一站位于长江源头的姜古迪如冰川科考。

杨欣与长江结缘,可以追溯到他1986年漂流长江的探险经历。随后20多年,他持续在长江源区考察、摄影,并在可可西里建立了第一个民间保护站——索南达杰保护站。近5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意识的深入,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长江冰川。从2005年起,杨欣每年都带领绿色江河志愿者,在长江源头的姜古迪如冰川打桩,记录它最前端冰舌的退缩情况。在距离长江源头两公里处,杨欣会先经过沱沱河。第一年,队伍从沱沱河的冰面上过去;第二年,车把冰压塌了;第三年开始,彻底没冰了。

雀儿山冰川退化实录

“我研究冰川30多年,发现冰川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退缩。”蒲健辰告诉记者。在海拔4000米的大本营旁,有一片水色乳白、游鱼清晰可见的高原冰川湖——新路海。蒲健辰说:“新路海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冰川湖。它是雀儿山冰川退化的‘产物’,因为它的全部水源都来自雪水和冰川融水。”

在新路海周边,长满形态各异的高山植被,如高山杜鹃、大花红景天,以及一种形似女式拖鞋的芍兰。“真没想到,能在4000多米的高原看到芍兰。”考察队员、四川大学植物学博士王静兴奋地说。“芍兰一般在3000多米的高原很常见,但4000多米就不多见了,因为在其他很多地方,4000多米就被冰雪覆盖了;而在这里,随着冰川的退缩,植物正在一步步扩大它的领地,向更高的地方生长。”在雀儿山4000米的高原上,粉红色的高山杜鹃、黄灿灿的报春花,或从岩石缝中,或是悬崖峭壁间盛开出来,似火一般热情倾向大地。

茂盛的植被也吸引来鸟类在此嬉戏。深圳野鸟协会会长“麦茬”花了5天时间在雀儿山脚周围观鸟,共发现59种鸟种。“藏族人把雀儿山叫做’绒麦俄扎’,意思是‘雄鹰飞不过的山峰’,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麦茬说。这一次,她就拍摄到多段鹰类猛禽飞跃雀儿山的视频。

从4000米至4900米,蒲健辰发现两条明显的雪迹线,那是曾经的冰川末端。雪迹线的上下,可以明显看到被冰川侵蚀的岩石呈现深浅不一的灰白,而雪际线的两侧,植物生长程度截然不同,上面的要稀疏很多。“几十年前,冰川末端所在的位置应该比现在低很多。”蒲健辰估计。

越往上攀登,越能看到水晶宫般壮美的冰川,数千米长的冰舌紧舔大地,走几步,就可能发现类似一只只蘑菇形状的小冰柱,或者是一些深不见底的冰洞。蒲健辰解释:这些冰蘑菇和冰洞,就是冰川因气候变暖而渐渐消融的最好见证。“在冰川周围嶙峋的角峰,经常有岩屑碎块崩落。如果崩落的岩块较小,在阳光下受热增温就会促进融化,结果岩块陷人冰中,形成圆筒状的冰杯,进而形成冰面湖。如果较大体积的岩块覆盖在冰川上,引起差别消融,当周围的冰全部融化了,而被大石块挡在下面的冰没有融化,就生长成大小不等的冰蘑菇。”

到达海拔4900米的雀儿山冰川,虽然是一马平川,但蒲健辰告诉杨欣等人,千万不能大意,因为道路上布满了沟壑状的冰裂缝,这些裂缝表面呈现一个个弓形,下面则深不见底。众人每走一步都很小心,狭窄的冰裂缝还能跨过去,而太宽的裂缝,则需要铺设梯子才能过去。蒲健辰告诉记者,冰裂缝的增多,也是冰川退化的表现之一。“冰裂缝是冰川表面的融水不断切割岩石所致。它将岩石深切到底,在冰川和礁石之间形成一条‘暗河’,最终流入新路海。”

蒲健辰分析,雀儿山冰川的冰裂缝跟他在海螺沟等地看到的冰裂缝有些类似,多而密。据他解释:“长江大部分冰川,包括雀儿山在内,都是海洋型冰川,它的冰川温度只有零下2摄氏度,相比长江源头大陆型冰川的零下十几摄氏度,这里的冰川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更多,退化速度也会更快。”

上世纪80年代初,蒲健辰所在的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一批科考队员,就曾来过雀儿山考察。蒲健辰带来一张当年他们科考时拍摄的照片,他找到当年拍摄照片的位置进行目测比对后预计,雀儿山冰川的末端在垂直高差上退缩了大约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