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洞庭湖湿地
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区(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 作者:关禺)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环洞庭湖区的气候也正发生悄然而深刻的变化,对农业布局、水域面积、候鸟迁徙等产生深远影响―― 洞庭湖悄悄变暖。

环洞庭湖区独特的气候、地理和自然生态环境,是湖南省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也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区域。近日,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组织的“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考察团走进洞庭湖区,实地考察气候变化对洞庭湖的影响。

年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2摄氏度

气象部门研究的环洞庭湖区域为:省内长沙、湘潭、株洲、岳阳、常德、益阳6市及湖北省荆州市的松滋市、石首市、公安县。据省气候中心观测,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环洞庭湖区同样呈现出气温明显上升的趋势。从1951年至2010年,环洞庭湖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每10年0.2摄氏度,升温最显著的季节是春季和冬季。

此外,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均呈显著减小趋势,而年霾日数呈极显著增加趋势。

油菜、蜜橘适种区域扩大,病虫害加重

气温升高,农业生产潜力及布局发生变化。由于积温、日温差、水资源、光资源等的变化,环洞庭湖区农作物种植适宜区在发生变化,油菜、蜜橘等适宜种植区域显著扩大,而棉花则显著减少,作物生长潜力也在发生变化,如油菜种植冬前生长期延长,积温增多,低温冻害也明显减少,对油菜生长有利。

另一方面,农业自然灾害影响加重,洪涝、干旱均增加了作物受灾面积;由于气温升高,病虫害发育的起点时间提前,一年中害虫繁殖代数增加,造成农田多次受害的机率增高。

水域面积减少,水质下降,候鸟晚来

气候变化正影响着环洞庭湖区水资源的安全。

省气候中心主任廖玉芳称,2003年之后洞庭湖流域年降水量总体上表现为偏少的状态,气温升高也加剧了洞庭湖水域面积的缩小和区域干旱的发生;水位持续偏低,导致洞庭湖自净能力下降,气温升高也有利于河流中细菌繁殖,导致水质下降;山洪地质地灾害波动周期缩短及强降水事件增多,水土流失不断加重,造成洞庭湖泥沙淤积、湖床抬高、洲滩地面积增加。

气候异常也影响了冬候鸟的迁徙习惯。据介绍,2006年,岳阳市11月上旬的气温比历年10月上旬还高,第一批候鸟抵达东洞庭湖的时间比往年足足晚了半个月。 (记者 周月桂 通讯员 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