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南哈尼梯田为代表的农业文化遗产,在全球必须直面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风险的今天,有何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一位把论文写在大地的全国政协委员,不仅给我们算了一笔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账”,还在这本账簿中,给出了他对“农业文化遗产+气象”的生动期待。

这两年,农业文化遗产正越来越多地走入公众视野。去年,中国新添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引发关注。在今年两会期间,“90后”少数民族界委员杨钰尼“以美育守护哈尼梯田文化”的呼吁,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对于多年来致力于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闵庆文来说,农业文化遗产这些越来越“响”的声音,他感到很高兴。与此同时,那些能让农业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的科学路径,他同样想在前、走在前。

作为环境资源界别的委员,这两天,他正准备着重探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生态智慧”。在他看来,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双碳”目标的今天,“算算农业的生态账”,现实意义十足。

“对于气候变化,农业文化遗产既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也有一定的调控能力,这也正是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一大特点。”闵庆文说。

闵庆文介绍,具体来说,农业文化遗产是典型的低碳农业——通过物种、系统合理配合等生态技术,最大限度减少物质投入和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它也是典型的气候智慧型农业——提升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适应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哈尼梯田的干旱适应能力。”闵庆文说,2009年到2010年,西南地区遭遇了严重干旱,对哈尼梯田地区也有影响,但整体而言,其所受影响比其他地区要轻。“我们调研发现,这与哈尼梯田合理的景观结构、适宜的水源涵养树种、完善的水系和充满智慧的水资源管理方式等有很大的关系。”

基于此,“应当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闵庆文认为,现行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体系聚焦自然生态系统,这无可厚非,但不能因此忽视稻田、鱼塘等人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地,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代表的许多传统生态农业模式,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应对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价值,应将其纳入国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探索传统农业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闵庆文建议。

“很有意思的是,40多年前,我本科所学专业就是农业气象。”闵庆文说。在40年后,他带着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努力,带着来自实践中的鲜活思考,在传统农业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中,找到了“气象+农业”更多有画面感的期待——

比如,农业气候区划、长期气候预测等气象产品的加入,可以为农业物种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技术保护、耕作制度保护、景观保护增添更多科学元素。

再比如,“舒适指数”等特殊要素气象预报产品的加持,可以让遗产地旅游服务带有更多贴心的小细节。

“当下,一些气象服务产品与农业文化遗产地多功能农业发展已具备结合起来的潜力,比如国家气候标志产品、中国天然氧吧的认定等。”闵庆文期待,未来,气象能够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更多的作用。(作者:卢健)